成思危、龙永图为长岛献策

来源:水母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2:59:56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地处半岛蓝色经济区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交会点的长岛,此刻正面临着百年一遇的发展机遇:蓝、黄两大战略的实施,无疑为长岛的开发提供了重大的平台和载体。

“发展海岛经济,长岛必须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在16日召开的首届“海洋经济论坛”上,成思危、龙永图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纷纷为长岛蓝色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

核心就是“通”

从烟台到长岛,坐船大约需要一个小时,这还是在没有风浪的前提下。赶上海上风大,船无法靠岸,那就是“岸上的人无法登岛,岛上的人也无法上岸了”。

“与外界隔绝、相对孤立是发展长岛乃至所有海岛经济的先天不足,长岛经济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其关键和核心就是一个字:通!”这是二十国集团研究中心秘书长、原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为长岛经济发展开出的首个“药方”。

“通”,既包括争取更为开放的经济和贸易政策,也包括建设一些具体的交通基础设施,确保在长岛与大陆之间的海、陆、空以及通讯、网络等交通顺畅。

生态压倒一切

“开发岛屿经济,必须把保护岛屿生态环境放在压倒一切的位置上,万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发展。”这是龙永图在首届“海岛经济论坛”上反复强调的观点。

长岛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吃过“过度开发”的亏。

“与陆地相比,海岛的生态更为脆弱,资源和空间也更为有限,因此,发展海岛经济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更应该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否则只能把对环境的破坏留给子孙后代。”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说。

不仿效,有“特”色

“海岛要想发展,就必须要化劣势为优势。只有把优势做优,把特色做特,才能把优势和特色转化为市场需求,转化为发展的实力。”首届“海岛经济论坛”上,与会专家结合长岛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战略价值,纷纷为其经济发展支招。成思危认为,长岛在发展海洋经济时就不一定非要效仿浙江舟山,更要充分发挥自己在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特殊优势。

“我一直在强调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为如果大伙儿都搞成一样的,这样实际上就削弱了彼此之间的竞争力。”成思危指出。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