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岭海域惊现8公里赤潮带 不会影响海鲜质量

来源:海口晚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3:01:35 

海口晚报网4月5日讯4月2日至3日,文昌市铜鼓岭海域近海发生罕见的“赤潮”现象,宽约500米、长约8公里的赤潮带向铜鼓岭近海袭来。4月3日下午3时,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闻讯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调查。
长约8公里“赤潮带”袭来
4月2日,文昌铜鼓岭近岸海域的渔民突然发现,该海域出现了带状或块状呈粉红色的漂浮物,其周围海水也变得浑浊起来。4月3日中午,这种不正常现象变得越来越明显,漂浮物随涨潮往沿岸袭来,至3日下午,已基本密集在离岸500米的海域范围内。一时间,渔民们惊讶不已,便向文昌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反映情况。该局接报后,立即报告给省国土环境资源厅。3日下午3时,省国土环境资源厅迅速组织省环境监测中心技术人员,赶赴文昌展开调查。经现场分析,省环境监测中心技术人员初步判断该海域出现了“赤潮”,带宽约500米、长约8公里,其中带状或块状呈粉红色的水域约占赤潮带面积的1%至2%。
废水直排入海是罪魁祸首
有关技术人员分析说,水体中大量存在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是藻类暴发性繁殖的先决条件。而在该海域附近有数千亩养殖场,养殖废水直排入海。此外,附近2万居民和部分酒店的生活污水也直接或间接排入该海域。因此,他们认为将废水直排入海是造成本次“赤潮”的罪魁祸首。此外,该海域最近盛行东南风,促进了“赤潮”生物的聚集。同时,近日高温闷热,也是造成“赤潮”的原因之一。
本次赤潮不会影响海鲜质量
有渔民反映,广东曾发生过有人因误食被“赤潮”污染的螺而中毒的事件,这次发生在文昌的“赤潮”会否影响市民食用海鲜?有关专家说,蛏子、血蚶、文蛤、泥螺、赤螺、蜊贝等等,各种海鲜产品尽可食用,不会有任何毒害。
据省环境监测中心技术人员鉴定,本次“赤潮”中90%以上的藻类生物为夜光藻,这是我国最为普遍的“赤潮”生物,这类藻一般是无害的,不会导致海产养殖的大问题。然而,有关专家提醒说,当夜光藻的数量过高时,可以造成海水中严重缺氧,会致使鱼类和无脊椎动物死亡。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