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高区谋局蓝色经济”系列报道(三)

来源:威海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3:02:32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低能耗、高产出的创意产业有着“无烟工厂”的美誉。综观全球,发达国家率先发起的创意经济浪潮已席卷世界:2009年,美国创意产业的产值超过10000亿美元,日本仅创意产业中的动漫一项去年年产值就超过100亿美元。而未来中国,创意产业也必定是空间最为广阔、发展潜力最大的新兴产业之一。

高区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趋势。两年来,高区将创意产业作为其蓝色经济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投入巨资搭建软件孵化器,投入“真金白银”给予政策扶持,千方百计引进相关企业,以良好的硬、软件条件吸引国内外一家又一家企业,奋力种下创意产业的种子。

如今,这一种子已经萌芽,至2009年底,高区软件创意及服务外包类企业已实现销售收入5.53亿元。

重新布局蓝色经济后的高区,再次站在了威海的产业制高点上。

创意产业异军突起

说起《赤壁》、《武林外传》、《家有儿女》、世博会的海宝……,不知道的威海人不多。

但是,要说《赤壁》特技特效的一部分在威海制作,《武林外传》动画版的中期动画部分由威海一家动漫公司承担,世博宣传片“海宝来了”第十集到第五十集的分镜头台本、场景设定、附属角色设定由威海一家影视动画公司完成,收视一如真人版般强劲的《家有儿女》动画版的第三部的执行导演是威海一家动漫公司负责人……这,恐怕绝大部分威海人都不知道。

走进高区沈阳路旁的创新创业基地,从一楼到顶楼,时不时会有影视、动漫的字眼从公司铭牌上跃入眼帘———威海光远影视动画有限公司、拓荒岛动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威海摆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虽然,它们大多数成立时间都只有一两年,但从这些初涉创意产业的新生力量所涉及的领域看,范围十分广泛:动漫作品研发销售、游戏制作、影视特效、企业形象策划、艺术教育培训、新产品造型设计开发、外包服务……星星火种已经播下。

而与刚刚萌芽的影视动漫相比,高区的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则已初具规模。

农友软件公司10多年前从单一的农村财务软件起步,如今,已研发了农村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民服务40多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获得省市科学技术奖12项,先后被列入国家重点火炬、863、重大科技支撑计划等30多项省部级重要科研课题,其中26项填补国内空白。目前,农友软件在全国28个省应用,19个省政府主管部门下发文件统一使用,在同类产品中市场占有率达到80%2009年,农友软件公司软件开发部分的销售收入已达8000余万元。

鲁能慧通软件工程有限公司则在数字电厂、口岸、物流等软件开发方面实力雄厚,曾经创下成立1个月即与海阳核电公司签订合同额达1500万元业务合同的奇迹。2009年,鲁能慧通又接下2000余万元的合同。

泰华网络安全信息有限公司依靠投资方雄厚的技术背景,在网络安全技术研发和应用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还有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双丰电子、卡尔电气研究所等一批从事嵌入式软件开发的企业,发展势头惊人,有的开发水平在国内已赫然居于领先地位。

此外,从2009年起,高区的离岸外包企业也从少到多,业务由小到大,取得了长足发展,除发展对日外包业务的奥博软件公司等企业外,一年多的时间里,集中涌现出阿托莫斯、大宇信息、联亚、中盛、幸星、爱茵等一批新的离岸外包企业,这些企业起步虽晚但成长速度飞快,已开始接收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外订单。

虽然与上海、苏州、大连等国内优秀软件园区相比,高区的创意产业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还存在很大差距,但其令人赞叹的发展速度和质量,预示其未来不可低估。

全力构筑产业新极

高区创意产业飞速发展的背后,是高区打造这一蓝色经济产业新极的清醒和魄力。

“高区建成区内可供产业规模拓展的空间已十分有限,因此,高区的经济要继续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必须向高端要空间。当前,国际创意产业市场飞速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也出现了转移的趋势,这是高区引进、发展这一低污染、高效益的绿色产业的重大机遇,也是高区重新布局蓝色经济格局的机遇,抓住这一机会,高区就会在经济发展上掌握更多的主动权。”这一观点,在高区已经成为共识。

于是,高区将创意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专门成立软件创意及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办公室,管委主要领导牵头负责,专职推进创意产业发展,这在全市是唯一的。

高区在政策上更是给予这一新兴产业以力度空前的扶持:税收上,高区能免则免、能退则退,如规定,对新创办软件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对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等等。人才方面,高区则规定,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企业年收入6万元以上部分个人所得税的区级留成部分,由开发区财政给予等额补贴,对新创办的软件企业人才培训机构,根据培训规模和内容给予补贴。此外,高区还对软件企业申请专利、著作权、驰名商标,申报成为国家规划布局内的行业重点企业,获得重大国际奖项,承接国家级或省级应用软件、创意项目等等,皆给予数额可观的资金奖励或补贴。

而从政策扶持的角度看,除通过税收优惠给予新生企业实实在在的资金扶持外,高区的优惠措施大量向着引导助推企业加强核心竞争力的方向倾斜,其意图是打造一个层次高、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创意产业格局。

硬件建设上高区同样不含糊:除在火炬创新创业基地辟出了2万平方米作为专用软件区外,2009年,高区斥资1350万元,收购了双丰公司的原有物业5868平方米,用于服务软件创意及服务外包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基础配套项目。同时,还采取“官助民办”的方式,引进威海火炬软件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建起了投资4000万元、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软件孵化器,目前已引进了近10家软件、动漫等企业入驻。此外,高区还利用拥有知名高校的有利条件,积极同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协商,将哈工大(威海)科学技术研究院等设施也纳入高区创新创业基础设施队伍中,给予其同等的软件产业相关优惠政策。

为加速创意产业项目的引进,高区调动区内招商资源向该领域倾斜,赴国内以及韩国、日本等地举办软件创意及服务外包专题投资环境说明会,并积极参加国内有影响力的软件创意及服务外包专业会议,有力地助推了一大批软件创意及服务外包项目的进驻。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08年至今,高区新引进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56家,相当于建区以来至2007年底所有新设立软件企业的2倍。

产业崛起指日可待

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高区的创意产业已然起步。但高区谋求的目标更高更远———要把高区打造成胶东半岛乃至全省重要的软件创意及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向着这一目标,高区已经在行动。

翻开高区的蓝色经济区规划,未来,科技新城双岛湾沿岸将崛起一个占地1500亩的软件创意及服务外包产业园,其基础设施、功能分类、公共服务设施等都将按照一流的创意产业园区进行建设,成为高区的创意产业品牌,形成聚集效益;建成区内,目前管委正着力打造威海的“西部商务区”,沿文化路和世昌大道两侧规划建设一批大规模、高档次的商务楼群,对这些楼宇的开发利用,高区管委已经明确表示,将优先考虑软件创意及服务外包企业。同时,随着建成区内的部分工业企业实施产业转移,还将有数十万平方米的商务楼宇腾出,对这些楼宇,高区同样优先考虑软件创意及服务外包企业。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平台。

此外,高区深知,有无大项目带动,是创意产业能否星火燎原的关键。为此,高区正积极与美国微软、韩国大宇、日本NETCOM等公司进行接洽,就开展战略合作、新项目引进、公共技术平台建设等合作事宜展开沟通交流,以期能为高区创意产业的大发展提供品牌影响、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高区本土成长起来的优秀企业也在努力做大做强。 624日,农友软件园在高区奠基。这一软件园剑指国家级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环渤海促进平台。如果这一设想最终变成现实,必将吸引来一大批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企业、服务外包企业、软件研发企业,其带动力不可想象。

向着既定目标,高区全速迈进。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