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德炉谈海洋遥感

来源:中国气象局网站   发布时间:2015-05-20 23:03:16 

“千里眼”巡看万里海

潘德炉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海洋遥感专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次、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次、二等奖3次、2000年国家科技部“863”项目重要贡献奖和2002年国际光学工程学会遥感科学成就奖。

在海洋水色遥感大气校正、反演模式和应用技术,以及遥感卫星应用效果模拟仿真理论、系统建立和应用等方面研究中有创造性成就和突出贡献,为建立和发展我国海洋水色遥感科学和遥感模拟仿真科学的研究起到了奠基和关键的作用。

“坐地日行八万里,遥天巡看一千河。”“千里眼”的故事是刻在中国人记忆深处的一道风景,自从人造卫星上天以后,“千里眼”就不再是神话。不光是陆地,现在占地球表面面积71%的海洋也完全处于各类海洋卫星的监视之下。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潘德炉就是这个“神话”的制造者之一。

2001年,56岁的潘德炉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了中国工程院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最年轻的一名院士。潘德炉获此殊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在国内从无到有开创了海洋遥感的科学研究新领域。

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潘德炉就负责了国家“八五”和“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921项目和国家卫星重点应用项目等海洋遥感项目,在海洋水色遥感的应用基础理论、处理方法、应用技术、模拟仿真以及新遥感器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创建我国的海洋水色遥感学科和遥感卫星应用仿真学科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同时,他还是国际上由20人组成的海洋水色遥感专家委员会专家之一,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说起来,潘德炉对遥感领域的探索居然缘于晕船。196812月,从南京理工大学物理专业毕业后,潘德炉分配在上海某国防研究所,20世纪70年代初调到了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从事海洋物理研究。

搞海洋物理研究当然要出海,潘德炉第一次出海就晕船晕得厉害,不光吐水,还吐血。在海上待了一个星期回到家,这种“多动症”直到一个多月后才渐渐平静下来。以后,潘德炉又出海了一次,可依然晕船,晕船晕怕了的潘德炉这时就想开了:“海洋监测为什么一定要坐船到海上一点点测?为什么不站得高一点,通过卫星来看呢?”当时,国外已经有了“海洋遥感”的技术,国内却一片空白,潘德炉暗暗发誓一定要填补这个空白。他不断努力,并一步步地向目标靠近:20世纪80年代,他以访问学者的名义在加拿大海洋科学研究所进修“海洋遥感”;90年代,他作为首席科学家,在德国GKSS研究中心从事海洋水色遥感合作研究。回国后,他又建立地面接收站,接收外国的海洋卫星资料。

潘德炉在海洋遥感领域创造性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由他先后作为第一负责人的10多项国家级项目,其中有多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成果进步奖。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卫星地面站可接收美国和我国的多颗卫星资料,已成为我国当前海洋遥感资料最齐全的地面站。

1994年,潘德炉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1997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52月份被科技部授予“在国家863计划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先进个人”称号。

潘德炉在遥感领域的成就不仅仅限于海洋遥感技术,还包括遥感卫星领域技术发展。

在上世纪80年代,发射卫星还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卫星上天后能否实现设计的要求,很难做到有绝对的把握,不少国家在这方面都有惨痛的教训。90年代,潘德炉就在我国开创了遥感卫星应用效果摸拟仿真的新学科。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综合自然信噪比的概念,发展了卫星遥感卫星发射前预测卫星图像质量和利用率的模式。在此同时,他又创建了卫星模拟仿真系统。这一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先后运用到我国风云一号C星、首颗海洋卫星和我国台湾ROCSAT-1号卫星的遥感器及卫星轨道的论证、设计和研制中,填补了我国遥感卫星摸拟仿真的空白。成果问世后,韩国、日本和德国纷纷向他发出邀请,并应用了这一成果。在神舟3号飞船轨道舱里有复杂的遥感、对地观察和科学实验等应用系统,用来保证空间试验的精确性,而潘德炉正是该应用系统的一级课题组组长。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空间对地观察遥感综合信噪比”的新概念,为提高有效信息的分辨能力提供了依据。此外,潘德炉在航天遥感应用效果仿真精度上的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模拟仿真技术在航天工程中的应用空白,为提高飞船整体应用效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5年,潘德炉院士因在载人航天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包括潘德炉在内的中国科学家,正让“千里眼”的神话一步步变成现实。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