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卯初秋同游成云洞
林中和选注
[清]李清馥
步陟岩窝石径幽,草堂尽日为淹留。盘桓往事询宗老,契阔多年忆旧游。几度梦遥千嶂碧,曷来朝起众山秋。昭回壁上遗诗在,零落云烟句自收。
(作者简介)李清馥,安溪人。清庠生。曾任治中、大名、广平知府。
(注释)陟,升,登。窝,凹陷处。淹留,停留,久留。盘桓,徘徊,逗留。契阔,久别的情愫。曷,何,什么。昭回,谓星辰光耀回转,后亦指日、月。
题目点明来游的时间和地点。丁卯应系清乾隆十二年(一七四七年)。至于同游者是谁,则未作交代。
诗人跟友人同游成云洞,这首诗却不着重描绘这里的景物,而是把重点放在睹物思人上。
首联写他登上山谷,走过幽深的石径,来到成云洞。他在草堂里停留了一整天,时间可谓不短。这究竟是为什么?颔联说他徘徊良久,向宗亲中的老前辈询问往事,还回忆起阔别多年的旧游。成云洞乃李光地所建书轩旧址,作者所问,很可能就是李光地的往事。作者来成云洞,可能不止一次,这次重游,自然要回忆起那些老朋友来了。颈联抒发感慨,作者虽然好久没来成云洞,但好几次都梦见这遥远的碧绿的群山,没想到这回来到这里,早晨起来,看到群山已经笼罩在迷蒙的秋色之中了。时光流逝,作者自然要产生无限的感慨。
行文至此,作者意犹未尽,他看到昭回壁上前人留下的诗篇,面对零落的云烟,感慨之余,很自然地搜句写成这首诗。尾联以写诗的缘由结束全篇,使全诗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