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中国选举与治理”网日前转载《经济学人》文章,题为《香港选举试水中国式“功能性民主”》,危炜译,文章摘编如下:
文章说,僵持五年之后,香港民主分子与中央政府终于达成妥协,为特区立法会最终通过争论激烈的政制改革方案铺平了道路,并由此避免了特区政府可能遭遇的政治尴尬。方案规定绝大多数立法会议员将由公众选举产生,这在香港历史上是头一遭,就是对整个中国而言,这些做法也是前所未有的。
中央和港府达成的妥协更为引人注目。根据政改方案内容,下次选举的立法会议席总数将增至70席。其中,5个席位将进行直选,代表地方选区。另五个席位代表区议会,负责文化活动、环境项目等地方性事务。
中央本来反对改变立法会中地区直选和 “功能界别”——代表工商界、专业界以及其他利益团体——议席五五开的局面。泛民主派政治家要求到2020年,也就是中央政府承诺香港可以进行立法会普选的那年,废除功能界别,中央却不愿如此。但6月20日一位中央高官在与民主党领导人会谈时同意了该党大幅增加五个新增区议会议席的选民基础的提议。候选人因此将由直选区议员提名,并由无权在其他功能界别投票的登记选民(大约占选民总数的93%)选举产生。
尽管听上去神秘又琐碎,但这与此前中央表现出的种种迹象相比,却是一个显著的大转弯。政府官员大概担心,如果他们在这点上不作让步,政制改革的一揽子方案就可能被立法会否决。对投票安排的修改需要得到2/3议员的支持,这实际上赋予了泛民主阵营以否决权。
民主党已因为不再坚持2012年普选全部议席而倍受其意识形态盟友的攻击。后者称,民主党同意扩大立法会中区议会议席的选民基础,就是默认了“功能界别”的理念。
一揽子政改方案的通过意味着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不必再担心自己在2012年卸任前对民主建设无所建树。这一直是他和中央政府所公开宣称的目标,就像中央也明确表达了要在与民主派的博弈中取胜的愿望一样。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