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中国投资展示出色软实力外交

来源:参考消息   发布时间:2015-05-20 23:30:03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中国出色的软实力外交上周在雅典展现无遗。就在标准普尔对希腊投下不信任票,将其主权债务评级下调至垃圾级时,中国副总理张德江同希腊签署了至少14项涉及航运、电信和旅游等领域的协议,承诺向这个欧洲最窘迫的经济体投资数十亿欧元。不仅如此,中国副总理还表示相信希腊能克服当前的经济困难———这是来自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的明确的信任票。

中国的介入会有助于解决希腊的债务危机吗?最终说来,这些投资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今后的增长。就短期而言,希腊的命运仍然依赖于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援助及自身削减政府开支的能力。不过,中国承诺投资数十亿欧元的举动为其赢得了人心。IMF和欧盟的援助条条框框不少,而中国的投资没有任何附加条件。这样中国就成了希腊名单上的“好人”,而真正的“救世主”———欧盟和IMF却被看成了“坏蛋”。

毫无疑问,中国投资希腊并非做慈善。中国试图为本国公司在希腊获得一个立足点,进而打开整个东欧的庞大市场。至于看不见摸不着的好感也并非不重要。比如,去年中国的中远集团取得希腊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的码头经营权时,当地工会强烈反对,而现在他们欢迎新的投资。中国的投资赢得了希腊上上下下的好感,这将为今后中国投资铺平道路。中国宣布将从希腊大量进口橄榄油,可谓又一赢取人心之举。

中国介入希腊符合其全球拓展影响力的大战略。中国政府十分清楚,世界许多地方对中国的崛起怀有疑虑。中国政府的最高层总是不失时机地淡化中国的全球野心。本月早些时候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一个亚洲安全峰会上,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明确表示中国永不称霸。从现实的角度解读这类声明,意思说中国无意使用其军力在全球拓展势力。中国甚至不愿外界认为其努力拓展经济利益。正如投资希腊及进军非洲所表明的,中国为获得新市场会无所顾忌,同时它希望给外界留下“行善者”而非“掠夺者”的印象。

中国的软实力有庞大的盈余和外汇储备为后盾。如果说中国当前的软实力能争取到如此之多的利益和善意,那么也就没有投射硬实力的必要了。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印度作为增长速度仅次于中国的主要经济体,相对中国的比较优势应该是在软实力方面,然而它在全球争取类似的影响力方面却不那么成功。公平地说,印度面临中国所没有的两个限制条件:一是印度的外汇储备不如中国;二是印度公司跟政府的联系不如其中国同行跟政府那么紧密。

不过,印度外交也有施展手脚的地方,利用印度的相对经济力量在世界不同地区争取影响力和人心。只是印度外交部门对于权力和影响力的看法颇为传统,且大多数时候只关注安全和边界问题。例如,他们对非洲和东欧的关注就比不上对美洲、西欧、巴基斯坦和中国的重视。倘若印度欲赶上中国,在那些寻找强大“行善者”的地方拓展影响力,那么这种状况就要改变。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