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会在海滩上留下波纹,原因在于风。但为什么吹拂于海面上的风竟然能在水底“雕刻”出如此有规律的波纹呢?
据科学家研究发现:首先,因风而起的水面小波浪会在接近于水底的部位引起水的往复流动,而水的这种往复流动又会带动沙粒作相应移动。移动的沙粒会在不平处停留下来,从而形成第一道沙粒凸起。在第一道沙粒凸起处,水流的速度会加快,就像山峰处风速会加快一样。结果,越来越快的水流就带来了更多的沙粒,从而逐渐增加了沙粒凸起的高度。这时,最高的沙粒凸起会改变海水的水流强度,高度较低的沙堆会被冲走,直到形成新一道较大高度的沙粒凸起。但水流有可能冲平这些高低不平的沙痕,因为在沙粒凸起处,水流会向凹处流,从而带动沙粒填满凹处。不过,在沙粒堆凹处,水流又会将沙粒冲向沟旁。于是,水底就形成了一道道平行的、间隔约10厘米、高度约为1厘米的沙粒凸起。当海水退下后,人们就看到了美丽的沙滩波纹。
还应当指出的是,这种水底“雕刻”现象并不仅限于出现在岸边浅水区,它在深水区也会出现。每隔6小时一次的潮汐也会在深水底“雕刻”出一道道平行的沙粒凸起。不过,这些沙粒凸起比较高(约10多米高),间隔也比较宽(约数百米,甚至数千米)。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