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沾化县委副书记、县长贾善银
全国网络媒体黄河三角洲采访考察活动启动前夕,齐鲁网独家专访了滨州沾化县委副书记、县长贾善银。
齐鲁网:沾化县是国家命名的"中国冬枣之乡"。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试验区"、"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全省节能环保产业基地"等称号。从这些称号上可见沾化的发展轨迹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发展规划不谋而合。先请贾县长给我们介绍一下沾化县在黄三角开发区的区位。
贾善银:沾化县地理区位条件优越,在整个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沾化县位于渤海湾南岸、黄河三角洲腹地,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的主战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主体区、滨州北海新区核心区的叠加地带,又是环渤海经济圈、天津滨海新区和山东半岛城市圈三大经济区的联结地带,是滨州市的沿海县、山东省的海上北大门。全县版图面积2217平方公里、未利用地118.74万亩、浅海面积200万亩、海岸线长达
齐鲁网:听说沾化曾发起过"黄三角开发,沾化怎么干"的大讨论,我们很想知道讨论的结果。沾化在应对"黄三角开发"上出台了哪些相应的举措呢?
贾善银:结合全市开展的"黄三角大开发,我们怎么干"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我们开展了"黄三角大开发,沾化怎么干"大讨论活动,活动开展扎实深入,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让我们理清了开发思路、明确了发展方向。我们立足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北海新区开发建设三大平台,坚持"五个更加突出、五个率先突破"(更加突出观念创新、更加突出高效生态、更加突出城乡统筹、更加突出和谐安定、更加突出强基固本,在财政收入、居民收入、节能环保、城市开发、党的建设五个方面率先突破),把握"三十"工作重点,推进"5139"工程,做强三大特色,着力构建"一河六区"高效生态蓝色经济产业体系,全力冲刺环海强县,推动沾化发展实现更快增长、更大提升。
一是构建高效生态蓝色经济产业体系。建设"一河六区",产业发展是基础。根据沾化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现状,着力培植发展海洋化工、生态能源、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生态造纸、食品加工、绿色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八大产业集群,努力构建高效生态蓝色经济产业体系。二是突出重点招商和重大项目建设。创新招商方式,发挥土地、港口、区位、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到重点产业区投资建设,加快拉长增粗产业链条。对规划确定的重大建设项目,继续推行"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服务模式,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三是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黄三角开发从基础设施建设率先突破"的要求,着力加快完善电力能源、铁路、港口、机场、防潮堤、高等级公路等重点基础设施,为黄河三角洲开发提供坚强支撑。四是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全面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五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高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抓好生物工程、新材料、环保、海洋与资源综合利用等产业技术研发,促进产业技术水平。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加强与中科院的战略合作,加快中科院理化研究所奥仕集团(沾化)联合研发中心、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沾化分中心建设,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技术创新组织。实施科技人才保障,广泛吸引国内外高层次管理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到沾化投资兴业。六是加大政策落实力度。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落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积极探索土地、林地、海域抵押融资,落实土地、财税等优惠政策,推进重点产业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七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县行政审批中心负责招商引资项目"一站式"审批、"全过程"服务,落实责任,一包到底。县纠风办负责对产业发展环境进行记实调查,严肃查处"三乱"行为。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让利于客商。
齐鲁网: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沾化县就面向海洋,推出了”一河六区”的发展战略,力争在黄三角区域率先崛起。请贾县长向网友介绍一下“一河六区“的战略规划?
贾善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沾化县追赶超越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率先吹响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号角,争当“三区“开发建设的排头兵。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我县优势,融合”三区”开发建设战略,确立了“一河六区”高效生态蓝色经济产业体系。即以徒骇河自然生态水系为轴心,打造临河特色产业带,由南向北依次布局航空经济特色区、绿色经济特色区、循环经济特色区、服务经济特色区、生态经济特色区和海洋经济特色区。七大经济特色区,以高效生态为灵魂,组成纵贯县域的特色经济产业带,形成完善的高效生态蓝色经济产业体系。
临河特色产业带,以徒骇河自然生态水系为基础,以生态保护和河海旅游为特色,实施千吨级航道疏浚,加快沿岸港口群建设,形成纵贯县域的发展轴心带。
航空经济特色区,以大高通用航空城为核心,以滨奥飞机制造、中聚航空培训、
绿色经济特色区,在以下洼镇为核心的永馆路两侧区域,大力提升沾化冬枣、畜牧、水产等高效生态特色产业,实施沾化冬枣二次创业,发动沾化冬枣品质革命。
服务经济特色区,以县城为核心,做活商业街区、做美居住环境、做强功能配套,提升县城区行政、商务、居住、文化功能,打造生态园林型现代港口城市。
循环经济特色区,以沾化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以海洋化工、海明化工、中海化工等企业为依托,打造盐化工产业链;以庆翔金属材料、炜烨镍业为依托,打造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链;以环宇、英伟纺织为龙头,打造纺织家纺产业链;以健源食品、华安肉类、雅士享为龙头,打造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
生态经济特色区,以海韵高效生态湿地产业园为核心,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实施废水循环利用工程,修复芦苇湿地生态,创建工业旅游示范点。
海洋经济特色区,以滨海乡为核心,以滨州港东港码头群为基础,依托沿海资源、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油盐化工、船舶制造、清洁能源、生物制药等临海经济产业,打造海洋经济、蓝色经济隆起带。
齐鲁网:北部沿海如何利用好滨州临港产业区产业布局优势发展?三大战略都是强调沾化北部发展,如何协调沿海与其他地区的平衡发展?
贾善银:滨州临港产业区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规划的四大临港产业区之一,是环渤海南岸经济聚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积极对接国家战略要求,以滨州港东港码头群为基础,依托沿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化工、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生物制药、滨海渔业、滨海旅游业等涉海产业。重点建设过百万千瓦风电、3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百万亩盐田、万吨级港口群、船舶拆解、临港物流、滨海旅游、海水养殖等项目,打造海洋经济、蓝色产业隆起带,建成黄河三角洲地区重要的临港产业园区。
海陆经济发展从来不是孤立的,我们在加快沿海经济建设的同时,坚持以海带陆、以陆促海、海陆联动。尤其是以徒骇河自然生态水系为轴心,加快徒骇河千吨级航道疏浚工程、滨港铁路、滨海大道、防潮大堤二期等联通海陆的动脉工程建设,沿徒骇河东岸自北向南建设3000-5000吨级港口群,在滨州港至县城之间拉起近
目前,我县海洋经济产业已成为海陆联动、循环发展的典范,形成了"港口运煤-海水冷却发电-海洋化工-新型建材"、 "海水-海水养殖-提溴-制盐-苦卤-盐化工-精细化工"等多个循环产业链条,真正实现了"上下游产品接续成链、关联产品复合成龙、资源闭路循环",构建起了各种产品及其废弃物在其体系内再资源化的循环经济模式,不但实现了企业内部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的"小循环"、各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的"中循环",而且实现了整个县域范围内各领域之间的"大循环",构建起了海陆联动平衡发展格局。
齐鲁网:
贾善银:沾化县为退海之地,又地处引黄末梢,黄河水可用不可靠,地下
在县域内水资源保护上,我们立足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实际,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推进全县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全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09年全县万元GDP能耗下降6.4%,削减化学需氧量3105吨、二氧化硫530吨,削减任务完成率列全市县区第一。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