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天吞吐破亿吨"数字日照港"奏发展强音
从日照港传来喜讯,截至
当我们深入港口采访时,我们了解到日照港有很多耐人寻味的"数字"。
品牌服务 感动"122"家中西部客户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广阔的中西部地区,正逐步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基地。这些产业的崛起产生了巨大的进出口需求,从方位和运输成本上来看,新亚欧大陆无疑是运输的主通道,但日照港并没有因"桥头堡"的头衔而固步自封,而是主动出击,与铁路、检疫、海关等口岸单位一道,在临沂、南昌、西安、兰州分别举行港口服务推介会,不仅把为西部地区量身打造的"VIP" 服务内容明明白白告诉客户,更重要的是让西部的广大客商享受到更多优惠,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益。
2009年以来,日照港开发中西部地区新客户122家,开发铜精矿、锌精矿、脂肪醇等新货种11个,不仅成为港口吞吐量结构中新的增长点和重要支撑,而且也为中西部地区的广大客商构筑起便捷高效的"绿色"出海通道。
自主创新 跨入"5秒"时代
多年来,日照港秉承"科技引领发展、创新成就未来"的科技兴港理念,强化科技兴港意识,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木片螺旋卸船法"、"散货三二一作业法"、"钢材点线面作业法"、"张衍益件货作业法"、"斗收紧镍矿作业法"等,这些自主创新方法经推广应用后,不仅大幅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设备作业时间,成本也大幅降低,为港口发展提供了持久动力。
5秒,终结了一段旧历史,启动了一个新时代,使一个传统的港口企业实现了向现代化企业的优雅转身。
精心组织 "1分钟"有多快
在港口竞争时代,时间代表着装卸效率和经济效益,也诠释着港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抢时间、抢效率,日照港岚山公司的"1分钟开钩"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1分钟"听起来很简单,就是船舶装卸要在手续办妥后一分钟内开始作业。但要做到每一条船都在1分钟内开工作业,首先要"自身硬",要求生产管理人员早计划、早协调、早组织,要在船舶靠泊的间隙内完成所有的准备工作,工属具、作业工人、装卸设备都要进入提前"战斗"状态,还要"人家"配合好,港口调度要通过代理公司要求船方提前进行"海上预配载"、问询垫舱物料、清舱等准备工作,以便港方能在靠泊后最短的时间内开始作业。
"一分钟开钩"到底能有多少效果?港口的统计员们印象最为深刻,没实行"一分钟开钩"以前,平均每条船舶作业准备阶段用时超过15分钟,按照年靠离泊8500艘次船舶计算,累计能为港口生产"挤出"2000多个小时。
挖潜增效
在负责西港区装卸作业的日照港股份三公司,这个刚刚成立不到10年的装卸公司,吞吐量由2008年的2145万增至2009年的2513万吨,作业量提高了17.16%,能源单耗降低了17.4%。这
三公司的秘诀就是挖潜增效。门机司机王志强提出将门机抓斗提升到船舱甲板以上的高度由
据了解,日照港近年来坚持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实行定额管理和对标管理,积极引入卓越绩效管理,营业收入3年净增30亿元,达到近80亿元,年均增长18.8%,港口综合能源单耗年均下降7.42%,港口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仅用164天突破亿吨,这是一个巨大的跨越。年轻的日照港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奔向“双亿”。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