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贾德对中俄态度有打有拉

来源:参考消息   发布时间:2015-05-20 23:36:09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警告俄罗斯不要站错队

【《俄罗斯报》610日报道】联合国安理会9日通过了对伊朗实施新制裁的决议草案。表决前,伊朗总统内贾德单独批评了俄罗斯。他告诫俄罗斯要谨慎行事,不要站到伊朗敌人的阵营里。

【俄新社莫斯科611日电】俄罗斯总理普京在与法国总统萨科齐举行会谈时证实,俄将暂停向伊朗出售S-300导弹系统。

普京还说,伊朗对这一决定非常不满,打算对不履行合同义务的莫斯科采取处罚措施。

【美联社莫斯科611日电】克里姆林宫一位官员今天说,由于联合国通过了新的制裁决议,俄罗斯将无法向伊朗交付S-300防空导弹。该声明与俄外交部一天前的说法截然相反。

克里姆林宫的声明肯定会令以色列和美国感到满意。俄于2007年签署了销售S-300导弹的协议,但推迟了交付时间。

【俄罗斯《观点报》611日报道】俄外长拉夫罗夫11日表示,梅德韦杰夫将签署相关命令,明确哪些武器不属于联合国制裁决议的范围。

莫斯科和华盛顿日前均曾强调,俄罗斯向伊朗出售S-300一事不受联合国制裁的限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克劳利10日重申, 1929号决议禁止向伊朗出售和供应联合国常规武器目录提到的武器,但S-300导弹系统不在目录上。

莫斯科也认为,尽管S-300不在制裁之列,但在当前情况下,俄罗斯有义务支持国际社会的努力。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康斯坦丁·科萨乔夫说:“我反对在这种条件下落实该合同……装作什么也没发生似的继续出售武器,会将自己置于伙伴国的对立面,破坏气氛。”

伊朗方面对S-300交易迟迟未能完成表示不满。伊朗驻俄犬使萨贾迪说:“S-300系统只是防御性武器,因此出售它并不违反任何国际协议。我们希望俄罗斯政府兑现自己的承诺。不履行义务之举是不理智的。”他指出,围绕S-300一事的拖延已经在伊朗产生负面反应,伊朗以后在与俄合作方面会更加小心谨慎。

赞扬中伊间关系很友好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611日报道】伊朗总统内贾德周五如同丢弃“废纸”一样毫不客气地拒绝了联合国安理会针对伊朗实施新一轮制裁的决议,同时似乎在指责美国“威逼”伊朗的盟友中国加入同意实施制裁的行列。

在中国迫于国际压力支持安理会对伊朗采取第四轮制裁仅仅两天之后,内贾德访问上海世博会,在举行新闻发布会时,他的怒气大多是冲着奥巴马政府和以色列的,对中国的态度似乎比较缓和。

在参观了上海世博会伊朗馆和中国馆之后,内贾德表示,我们与中国的关系一直非常友好,没有理由因此而削弱两国间的关系。他说,我认为问题在于美国。

内贾德指出,奥巴马政府在安理会对其他国家“加压和胁迫”,并进行“威逼”。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支持对伊朗制裁的投票不太可能伤害中伊两国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的殷罡研究员表示,伊朗不可能对中国实施报复或采取反制裁措施,如果这样做也会危害到伊朗的利益。

【新加坡《联合早报》612日报道】联合国安理会制裁伊朗的决议只是废纸一张,但参与决议的中国和伊朗关系向来友好,两国关系没有理由因此而受损。

伊朗总统内贾德昨天在参加上海世博会伊朗馆日之后,下午在世博园媒体中心召开记者会,大力抨击安理会沦为美国的工具,“它不属于国际社会,不是民主,而是美国独裁的工具”。但谈到中国的角色,他相对显得和缓而委婉。

内贾德批评说:“五个拥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都是核武国家,都有核能,却只想保护自己的利益,搞核垄断,不让别国使用核能。”

对于中国也支持本次制裁决议,内贾德没有正面回应,只强调两国关系很好,“最大的问题是美国”。

内贾德前天抵达上海,昨天高调参加了一系列世博会活动。此间观察家认为,他没有参加正在乌兹别克斯坦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是表达不满中俄在安理会的做法,但为了摆脱孤立局面,仍然希望可以获得相对友好的中国在决议生效后最大程度的帮忙。

中国是制裁斡旋大赢家?

【俄罗斯《生意人报》610日报道】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对伊朗实施新制裁的1929号决议。美国政府急于宣布这份文件是“美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但专家认为中国才是胜利者:在北京的强硬立场下,联合国的最终决议无法对德黑兰构成重大压力。与北京不同,对西方太好说话的莫斯科没能避免与伊朗关系的明显淡化。

对决议文本的协商已经持续了将近半年。俄罗斯和中国一直坚持要求开展外交谈判。

但人们最终发现,始终反对新制裁措施的不是莫斯科,而是北京。俄总理普京8日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上表示,安理会的新决议草案几乎已经达成一致。而参与制定会议文件的安理会工作人员透露,与北京就决议文本的协商一直持续到安理会会议召开之前。

一位联合国秘书处的工作人员说:“中方对决议进行了逐字逐句的讨论,并要求决议的正文和三项附录中都不能出现对伊朗经济施加明显压力的内容。”

但莫斯科在协商的最后阶段却表现出极大的让步。美国专家认为,伊朗、土耳其和巴西于今年517日签订的浓缩铀合同是促使俄罗斯这么做的原因之一。

尽管内贾德在浓缩铀的问题上由俄罗斯转向土耳其,但他并没有放弃在安理会投票的前一天做最后的努力说服莫斯科改变立场。内贾德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上找到普京,要求他“不要与德黑兰的敌人为伍”。但这次要求没有起到效果。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格奥尔基·米尔斯基说:“对德黑兰近日向莫斯科发出的暗中威胁不必认真。伊朗没有任何对俄罗斯施压的有力手段。双边贸易无足轻重,德黑兰从务实的角度不可能放弃俄罗斯援建的布什尔核电站。此外,它仍然需要俄罗斯的武器。无法想像什叶派的伊朗能在俄罗斯和前苏联国家煽动起伊斯兰极端情绪。”

俄罗斯明白,在支持了1929号决议后必将迎来与伊朗关系的淡化。莫斯科9日暗示,与美国及其西方盟友不同,它不打算在安理会决议之外对伊朗施加更多压力。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