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邮报》6月7日文章,原题:中国通不过东南亚的考验? 许多人似乎不清楚近来南中国海的事态发展。过去两周,有关中国海军日益自信及地区兵力投送能力的细节相继浮现。
据国际战略研究所最近报告称,今年3月,中国一支由6艘舰只组成的小型舰队远赴斯普拉特利群岛(即南沙群岛———编者注)周边海域进行“远程演练”,据称还出现在马六甲海峡附近。类似事件表明中国海军实力在上升。毕竟,调查研究显示虽然中国视自己为防御型国家,但过去北京也愿意“有针对性地使用武力”,特别是在事关领土争端时。
但不要忘了,中国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了大部分边界问题。中国领导人认为这是必要之举,能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及向世界展示自己是负责任的国家。不过,考虑到围绕中国国防决策的复杂性,眼下尚难以彻底评估中国会在何种情况下捍卫其所说的“无可争议的主权”。中国海军首次具备能力超越“第一岛链”,这将对未来数年地区力量平衡带来巨大战略影响。
地区问题专家迈克尔·奥斯林认为,这是中国最新的“远海防御”战略(相对于传统的“近海防御”)的一环,意味着中国可能有意“在地区充当更大角色”。
因此,对于中国海军表现出的日益自信,东南亚国家很难积极欢迎。东盟与中国在经贸上彼此依赖不断加深,这是打消地区国家对中国不安的积极力量,北京的外交“魅力攻势”也有助于此。但中国与东南亚关系是否成熟,南海问题将是最终的试金石。
首先,中国在快速地推进海军现代化,长远而言,这使中国更难打消地区国家的担忧。其次,东南亚内部本身存在政治和经济差异,其主要成员国跟中国打交道各有战略利益,因而东盟很难达成一致为成员国处理南海纠纷助力。
但更重要的是,东南亚国家需要认识到,中国担心在南海问题上妥协会向台湾发出错误信号。而且,中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上升,十分依赖马六甲海峡,这迫使解放军考虑军事手段保障供应。另一方面,中国也要认识到,为什么不论何种方式的动武都不会得到东南亚的谅解;而且,要明白为什么在日益发展且民族主义和主权仍是政治王牌的东南亚地区,单凭外交和经贸“魅力攻势”不足以维持长期的战略信任。▲(作者埃文·拉克斯马纳,汪析译)
美国彭博社6月6日文章,原题:越南防长称,正采取措施解决南海争端 越南国防部长冯光青6日表示,越南正逐步采取措施和平解决南海海域的领土纠纷问题。
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安全会议上,冯光青表示,“当前我们正与相关国家逐步开展对话,以解决尚存在争议的问题。我们将本着友好睦邻关系、合作和兄弟情谊的精神开展对话协商”。
冯光青还表示,越中两国近期就边界划分已达成一项“很好的决议”,并且两国也已同意在北部湾举行联合巡航活动。他说,“虽然还存在纠纷,但是我们将依照国际法律解决。我们基本上可以保持此海域稳定”。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