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美联社伊拉克瓦西特6月9日电】题:中国通过石油交易从伊拉克战争中获得好处
中国与伊拉克的工程师和工人一起顶着烈日在伊拉克东南部贫瘠的土地上修建基础设施,以开采和运输伊拉克未来的希望所在——石油。
中国国有的中石油下属的伊拉克子公司门前横幅上用中文写着:“我们将竭尽全力使项目获得成功”。
这种景象在战后的新伊拉克见得越来越多了,这不仅反映出这个已探明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三的国家是如何大力提高原油产量的,而且还表明中国为获得其国内不断扩张的经济活动所急需的石油作出了多大努力。
英国巴克莱资本公司的石油分析师阿姆里塔·森说:“对中国而言,石油安全主要是指要避免供应中断以及缓冲原油价格剧烈波动所带来的冲击。伊拉克显然已经成为其获得未来消费所需石油的一大目标了。”
中国已经从2003年最激烈批评伊拉克战争的国家变成了这场战争最犬的经济受益者之一。中国在伊拉克已经获得了5个有利可图的石油协议。尽管西方企业对伊拉克最近的石油拍卖的兴趣大多下降了,中国却全然不顾伊拉克的安全风险和政治动荡,连续夺得了3项合同。
中国大约一半原油来自于中东地区。它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在欧佩克中举足轻重的国家沙特阿拉伯的头号石油出口国。伊拉克已经成为北京在世界上最有希望获得石油的国家之一。在伊拉克,获得廉价和可靠的新原油资源正变得越来越困难。对中国而言,尽管在与伊朗打交道时面临政治风险,而在伊拉克面临的风险更是无法估量。
由于连年的战争、破坏和投资不足,伊拉克的石油部门受到了重创,其目前的原油产量每天仅为犬约240万桶,远远低于2003年战争爆发前的水平。但是,据伊拉克官员说,如果过去一年通过两个油气田拍卖获得的合同得到履行,今后7年的原油产量可望每天增加到1200万桶。不过,一些分析人士指出,这一估计过于乐观。
但是,不管怎样,伊拉克的原油产虽会有所增加,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肯定将从中获得好处。
自2003年以来,在伊拉克中央政府与其他国家达成的十几项石油协议中,有4项是与中国达成的。伊拉克北部盛产石油、享有自治权的库尔德地区已经与一些外国企业签署了二十多项石油协议,中国企业获得了其中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