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视察、调研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基础环节。今年以来,全国政协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就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上海世博会等重大专题、主题进行视察、调研,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为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此,周刊带你一同见证那些富有成果的专题视察和调研。
5月的齐鲁大地,万木葱茏,生机盎然。
5月11日至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率全国政协常委视察团在山东省青岛、烟台、潍坊、济南等地就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实地考察,详细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并对调结构转方式中的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1.自主创新求发展
作为沿海经济大省,山东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占有重要位置。去年山东人均GDP已迈入5000美元门槛,经济社会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国际经验表明,实现从人均中等收入到人均高收入的跨越,仅仅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工业化模式难以为继。山东作为经济大省,是否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上有思路、有举措、有成效?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经历了积重难返的困难阶段,中国重汽在调整产业结构、强化自主创新上狠下功夫,企业发展再次走上了快车道。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更是装备制造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典型。在重汽生产车间,走完整个450米的整车装配线,视察团成员仔细观察每一个操作过程,十分关心这些技术的自主研发情况。
“有了自主研发技术的支撑,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才有了重要保障。”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泛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志强的话,道出了委员们和青岛地方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共识。
“创新要选准突破口。”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王金祥认为,“我们不能将科研力量都集中在某个领域,还要努力寻找和开拓能带动社会生产率提高的其他多种新技术。”委员们表示,比如信息技术等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就还有很大潜力,可以通过提高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生产管理和服务能力。
委员们发现山东省在最终消费上的节能减排措施并不多。对转变生产方式的政策比较多,而对扩大消费特别是促进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的政策还不够系统,手段和措施也不够多。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元说,2009年山东省GDP总量与贷款余额总量比是1∶0.77,这说明山东每单位贷款投入获得的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当前投资拉动的作用仍较明显,山东省高耗能行业增长偏快。数据显示,一季度山东省十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192%,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52%,比2009年提高17个百分点。
对此,“山东已将服务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突破口”。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作出回应,当前山东的首要任务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刺激需求,提高消费拉动的能力。
齐鲁软件园就是山东省打造的服务业聚集区,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提升服务业发展规模和能级。服务外包产业也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方道迩公司利用国际先进光学及雷达卫星数据在中国的独家代理权,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全天候、全覆盖的影像服务,并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重大事件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在技术上我们现在的竞争对手是谁?”“与相关部门有没有合作?”面对委员们关心的问题,企业负责人表示公司与国土资源部已有合作,主要竞争对手是软件行业十分发达的印度。
针对山东服务业的发展,视察团提出,从目前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在工业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矛盾加剧、投资效益下滑等因素影响下,传统工业化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对于山东来说,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作风,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积极培育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房地产业、文化旅游、商务服务、科技与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主业突出、功能完善的服务业聚集区,特别是抓好软件园、创意产业园、现代物流区、中央商务区等建设,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2.写好蓝黄两文章
作为山东省区域带动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有其独具优势的一面
与全国一样,山东经济也存在东中西发展不平衡问题,目前正在推进的新经济区建设和新增长极培育,主要集中在基础较好的沿海地区,委员们认为如果统筹不好,有可能使生产要素进一步流向发达地区,加大解决区域经济不平衡的难度。
对于当前山东各地大力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委员们认为应该加快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把“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通过整合现有分散在不同部门和地方的海洋技术资源,对海洋产业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加强对海洋经济、海洋技术和海洋生态等领域的研发,真正打造山东乃至全国海洋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同时,建议国家在“十二五”规划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予以体现,将“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建成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写入“十二五”规划。
“根据自身发展优势和产业基础,金融危机以来,我们采取规划引导、政策推动、要素聚集等措施,集中力量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新医药、海洋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山东省发改委副主任王树理介绍,对此省政府出台了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扩大优势产业规模。“我们也希望国家能加快制定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在专项资金安排上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王树理提出。
仔细翻看了目前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出台情况,王金祥建议山东省对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要进一步细化。他说,“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征。山东经济长远发展的潜力还是要靠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在政策、社会、行政执法环境等方面形成合力。”
3.强本固基抓农业
山东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前段时间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了连续低温天气使得视察团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更加关注
15日,视察团一行来到章丘市绣惠镇太平村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方,察看小麦长势。走进已经结穗的麦田,委员仔细询问苗情、品种、产量、技术、农业基础设施等情况。“示范方通过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等方式,小麦受低温影响已基本恢复”,听了地方负责人的介绍,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李长江表示,山东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稳定粮食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更是至关重要。“农业比重下降工业自然上升,但山东在调结构转方式中并没有急功近利地增加工业比重,仍然将农业自给加工作为重要方面来抓,这十分值得肯定。”委员们表示,农业生产调结构转方式应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种植效率,不断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得知2009年山东全省粮食总产达到863亿斤,实现连续7年增产的情况时,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孙怀山表示,这说明山东调结构转方式的思路很明确,毫不动摇地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稳定成为地方政府调结构转方式的基本原则。
视察团当天下午来到寿光洛城农发有限公司的绿色食品示范基地,见到一派忙碌景象,这是一家集规模种植、科研开发、温室工程、蔬菜加工、菜果配送和农业观光考察接待为一体的农业企业,辐射周边蔬菜面积2万亩。近年来,寿光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80%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350家,带动基地40万亩,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
视察团认为,农业的科学发展不仅包含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还包括整个农村经济结构、农业发展质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全方位的转变。“外向型农业显示了山东现代农业的成就,但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相关数据显示纵观沿海一带,山东是为数不多的粮食产量没有下降的省份。山东的农业生产还有潜力,随着设施农业、精准农业比例的不断提高,通过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一定能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视察团在调研中还指出,为调动地方发展农业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建议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农产品价格合理增长机制、粮食调出省和粮食大县奖励机制和农村土地征用价格合理增长和耕地保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