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加拿大《温尼伯自由报》6月2日文章,原题:中国不能逃避中东责任 无论喜欢与否,中国如今在中东地区有着巨大利益。地理概念不能再被中国当作可以在该地区回避责任的理由。发生这种转变的一个原因是中国对进口能源的需求快速上升。如今中国进口石油的约80%需途经易受攻击的中东和非洲海运航线。中国在该地区的利益并非仅限于能源。它还在该地区从事包括机械、汽车、铁路、采矿、建筑等大型商业活动。自2004年起,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贸易额已增长两倍。
中国还在伊朗的能源和其他领域内表现活跃。外国和中国分析家都认为,中国不会很快在伊朗问题上面临险境,即便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等形形色色的对话方均试图说服中国“改弦易辙”。但中国并不希望因作为唯一反对国际制裁的大国而受到孤立。
伊朗的核野心只是遥远的中东众多马蜂窝中的一个,中国唯恐避之不及但又无法置身事外。另一个是巴以冲突。据在北京的一位中东外交官透露,中国希望不要被卷入太深,其官员“希望避雨并继续将中东问题搁置一边。但如今他们必须发挥一种更加突出的作用。”
实际上,该问题已使在天津举办的中国-阿拉伯部长级论坛的气氛变味。中国的中东问题专家殷罡表示,中国在该地区的首要目标是与4个主要集团———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波斯人和犹太人保持友好关系。尽管相距遥远,中国不断卷入该地区事务的现实将使得这种美好愿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