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Ⅰ号”水下考古,目前已探明并绘制完成其中八个舱位的平面图。出水的564件文物中发现令人眼前一亮的青花花卉纹寿字盒等新型瓷器,其装饰手法属“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发掘首次发现。图为考古队员正在水下绘图(记者 杨媛 通讯员 省文 摄)
新出水的青花龙纹碗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羊城晚报记者前天从广东省文物局获悉,
据了解,本阶段的“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发掘工作主要有测量绘图、基线整理、隔舱板支撑、抽泥冲泥、水下摄影、文物发掘、出水文物保护等方面。水下绘图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八个舱位的平面图。
目前,“南澳Ⅰ号”文物的采集工作主要针对船体基线北端和不同舱位的表层文物。为区别不同舱位的文物,特别制作了大量标牌,由考古队员随身携带,在标牌上标注采集位置,并绑在存放文物的采集筐内,便于出水后进行文物登记。
据介绍,本阶段共出水文物564件,器型以盘、碗、杯、碟、罐、钵、瓶、盒、铜板等为主。其中青花盘256件,碗169件,青花瓷罐96件,钵13件,瓶1件,盒4件,杯8件,碟4件,黑釉陶罐2件,堆塑龙纹罐3件,铜钱2枚,铜板3块,棋子2枚,方形铁棒1根。在出水的文物中,有题字或款式器物111件。题字以“青”、“白”、“玉”、“山”、“上”、“
为加强对出水文物的保护,考古队在文物库房安装了温湿仪,并由专人定期记录库房内环境变化情况。库房内的部分文物也进行了淡水脱盐处理。另外,中国文物遗产院、广东省博物馆还对瓷器、铁器、铜器、木块等进行取样,用于进行文物保护的实验室分析。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