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鱼的眼睛和体长的比例来看,鱼眼比其他动物眼睛显得大。那么,鱼的眼睛构造又如何呢?我们可以拿照相机来说明。鱼眼的水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而眼内视网膜则相当于感光胶卷,物体光线通过水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而产生视觉。
有的鱼眼睛很小,甚至消失,也有的鱼眼大如望远镜。鱼眼的大小和它日常所接触的光线很有关系。生话于水的上层或中层的鱼,它们都有正常的眼睛,如鲤鱼、鲫鱼、黄鱼等鱼类,而生活在300-1500米深处的鱼类,因这里的光线极弱,一般眼睛都比较大。大眼鲷鱼就是一例。如果深度再增加,光线根本射不到,那么它的眼睛即使有的话,也用不上了。所以它的眼睛就变得很小,甚至全部退化。
人类眼睛的水晶体是扁圆形,可以看到远处的东西。而鱼眼的水晶体是圆球形,只能看见较近的东西,所以它们都是近视眼。就算鱼类有扁圆形的水晶体,也不能看到较长距离。因为人眼的水晶体有弹性,它的表面曲度是可以调节的。当我们看远处的东西时,水晶体就变得扁平些;看近处的东西时,水晶体就变得浑圆些。可是鱼类的水晶体却是固定的球形,其弧度不能调节。
在美洲淡水湖泊里有一种四眼鱼,顾名思义,好象它有四只眼睛,其实它也只有两个眼球,不过因为构造奇特,所以在外表上和功用上都已相当于四只眼睛了。每个水晶体的前面有一片横膜,把原来的一个瞳孔分成上下两个,上面的瞳孔适合于在空中看,下面的瞳孔适合于在水里看。平时,四眼鱼总是在水面上游动,两只眼睛一半露在水面,这样,它不但可以看到水面上的东西,还可以发现掠过水面的昆虫,然后捕捉充饥。
鱼类的眼睛是不是和人的眼睛一样能感觉到颜色,这是一个生物学家们长期争论的问题。下面先看一个有趣的试验。
如果先把比目鱼放在蓝色背景的水池中饲养6个星期,然后再把它移到另一个水池。而这个池子底部一半是蓝色,一半是绿色。,结果发现,这种鱼有88%的时间逗留在蓝色的半边上,相反,如果把比目鱼再放在绿色底色的水池里6个星期,,那么即使再放到另一个有蓝、绿底色的池子里,它也会有85%的时间在绿色那一边。这说明比目鱼能区别蓝色与绿色,而且能对新环境进行选择,同时受到过去习惯的影响。
有人对鲅鱼识色进行了训练。发现鲅鱼也有辨别颜色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