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过海面的舞蝶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15-05-20 23:46:33 

当能歌善舞的藏族姑娘踏入异族的校园,莺歌飞舞了四载冬夏,春日也已渐行渐远,晨光映衬着她的脸颊,这次会否成为最后一次漫步于鱼山公园。面对骊歌将起的夏日,少数民族的学子又是如何看待夏季的离别,回首,已是一片苁蓉。为此记者采访了央金拉姆(生物科学2006级)。“有太多太多的话想要说,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忘记不了。”

初来大学,面对异乡的世界会否无法适应,别样的未来展现在自己的面前人生又该如何抉择?央金拉姆告诉记者:“初中时我就到江苏住读,对于汉族人的生活方式已经相当习惯了,要说不适应的话便是山东的饭菜比起江苏来要咸挺多的。班主任老师在课余的时间常常询问我学习生活上会否有不适应的地方,学校也给少数名族的学生单另开了课程,如高等数学上、下和大学生英语一。刚刚进入学校的时候,因为我们家乡教育水平的关系,自己的基础比较差,功课方面有点跟不上来。为此,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同学,都给我们了很大帮助。学校、老师给我的帮助,也是我这四年间最为珍贵的记忆之一。”

临近六月,也许希望时间的长河稍稍驻留于此,每行两三步,眼前之境,皆能勾起心中回忆。无论是崂山的实习、乘坐东方红一号出海、还是为写毕业论文日日夜夜埋首于实验室,都像播放着的幻灯片一样,历历在目。“大一的时候参加了爱心社,有一次到红十字会捐献骨髓的相关部门当志愿者,引导捐献者完成捐献流程。当时的场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像这样记忆犹新的事情还有很多。”多才多艺的姑娘,选择了将自己的异族风情保留至每年的藏族文化节,“我没有在院里办的晚会上跳过舞,在海大里少数几次跳舞表演全部献给了藏族文化节,是因为希望更多的同学能感受到藏族文化的魅力,让更多的同学与我们藏族人成为好朋友。”同学、老师、校园,种种复杂的感情交错在这名为鱼山的地方,即将失去的东西,总想要用某种方式挽留点什么,哪怕只有一点点。“临近离别,班里组织一起去了次迎宾馆,自己也拼命的在学校周围到处走,拼命拍照,只希望能留住多一点,哪怕只是多一点点的回忆。”

厮守三年的,是朝夕相伴的寝室,面对熟悉的床位,她告诉记者:“曾今去过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相比之下自己的寝室确实很寒酸,同时也很羡慕崂山同学的床位,上下铺都是自己的,能有一个自己独立的小空间,那样也可以在寝室好好学习了。但是毕竟待了三年,在这里也留下不少回忆。有些藏族的同学会把民族的饰品装饰在床边,把这里装饰成只属于自己的地方。现在即将离开这样一个‘小家’,依依不舍也是必然的。”

“还好毕业期间事情也比较多,为了毕业论文,前段时间基本把实验室当做了寝室,天天都泡在了里面;公务员考试的复习也很紧张。这样也好,没有太多时间留给我为了毕业而多愁善感了嘛。”话虽如此,但是记者仍然可以看出她面对离别无奈不舍的神情。

夏日,初绽,待菁草铺满春华,离别的计划已经悄悄躲进了日程里。这道异族的舞蝶飞过了鱼山草场,飞过了图书馆门前的小树林,飞出了海大,将飞向更远的地方。然而留下了,曾经动人的身影。最后,她告诉同学们“多去图书馆,那里有很多资源,多参加社会活动,那里有很多回忆。”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