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俊庭——将毕业后的第一年献给西部教育
“大学四年,经历是一种无尽的财富,并且这些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安俊庭
每个人面对未来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希冀,安俊庭将毕业后的第一年时光献给了西部的教育事业,虽苦,但没有怨言。而这也正是他把经历看成财富的一种诠释。
神情淡然
支教保研 责任与兴趣永牵
作为中国海洋大学2006级大学生支教团中唯一一名鱼山校区的学生,提起当初怎么决定去支教,安俊庭列举出诸多原因:首先,他描述了去贵州煎茶县支教的“前辈们”到达煎茶县的经历——飞机、火车、汽车几经辗转,方抵目的地。西部地区曲折的地形和落后的教育程度让安俊庭感到吃惊和震撼。“当代青年的责任心促使我投身西部。”安俊庭如是说。同时,“小时候就觉得当老师挺好”的安俊庭也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可以圆梦的机会。
既然做了决定,自当全力以赴。安俊庭通过了报名、笔试、面试等重重难关,终于成为大学生支教团中的一员。其中的酸甜苦辣,恐怕也只有参与其中才可以深深体会。“其实,决定去支教也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安俊庭表情淡然地说,“但天下没有希望自己孩子吃苦的父母,不过感谢他们最后还是说了‘支持你’,虽然还是很舍不得。”父母的支持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虽然当时他正好身患疾病,但这并没有成为他对考试精心准备的阻碍。
成功保研后,想要去西部当老师,还需克服很多可预见的困难。对于一个从没有当老师经历的人,这就已经是一个挑战。“当时去三十九中面试的时候,虽然我已经在‘小树林’里练习了好多遍,但到讲台上看见那么多老师,还是紧张到不行。”安俊庭描述道。除了自身的困难,西部孩子的基础不好也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谈及这个问题时,安俊庭将“切忌急躁”重复了好多遍,还说:“我们到那里之后就得将自己的水平降到最低,因为那里的孩子基础太差,需要一遍一遍重复,他们才能接受。”气候、生活习惯、语言的差异都会成为这次西部之旅的小羁绊,对于西部学生宗教信仰的尊重也需要时刻铭记在心。这类纷繁复杂的小事情恐怕早已在他的心中念叨了若干次。
对于那里的孩子,安俊庭也有很多希冀——“我希望那里的孩子在大山里走出来,还希望他们能走回去重新建设自己的家乡。同时也希望他们可以起建立‘知识改变命运’的想法,真正看重学习。”
大学四年 踏实与多彩同行
脚踏实地
大一大二:兴趣颇多 热情洋溢
对于大一,安俊庭总结说是“多彩但不踏实”。回首往事,也曾轻轻沉迷网络,也曾在上完动物生物学关于鸟类的实验课后与朋友们去“小啤酒屋”吃掉他们的实验品,也曾与学生会的朋友们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以下简称大活)商量活动策划而通宵……
安俊庭大一的时候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校学生会,“那时也加了其他社团,后来就退了,剩下校学生会这一个了。”他很庆幸自己当时的决定,正所谓“有得必有失”,潜心耕耘一片土地自然会有美丽的收获。学生会对于安俊庭就是这样。“现在退学生会已经快一年了,不过想起来心里还是挺舍不得的。”安俊庭动情地说。在做校学生会副主席前,安俊庭做的是文艺部部长,“文艺部的活动很多,有时候我们会在大活通宵。”他还调侃地说:“大活冬暖夏凉的,几个朋友在那里工作的日子还真是难忘。”也正是在学生会工作的这段时间让安俊庭懂得了朋友的含义,“有些朋友是值得深交的,有些朋友是交不得的。”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语却需要长时间的体会和践行。
不但是在工作的时候与朋友们在一起,安俊庭还与队友们参加过“迎新杯”篮球赛,“篮球是五个人的”是他与队友们常说的一句话。“参加这种比赛可以提升班级凝聚力。我们班在大一的时候就得了奖。”相信友情的力量,必定没错。
大三大四:脚踏实地 简单充实
人到大三就真正成长了,虽然如安俊庭说的“成长是痛苦的”,但我们必须成长。成长后,我们了解到父母的艰辛,了解到我们该有的未来。“到了大三,心态和以前就完全不一样了,身边的人都纷纷开始考虑以后的路到底该怎么走了,所以每个人都踏踏实实去做事情,不再浮躁了。”面临就业压力,如何顺利找出一条出路,如何规划自己的将来都是需要静下心来的。
安俊庭用“时光飞逝”来总结大四——“准备完支教保研后,就觉得一晃就要毕业了。”其实,说时间过得快,也正显示了心中的那份留恋,那份不能割舍的海大情缘。西部有辽阔的土地,西部有广袤的天空,安俊庭在通往西部的路口前已踌躇满志,期待着那份来自远方的肯定,想象着远方孩子们微笑的面庞。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