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情谊里 我们共成长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15-05-20 23:46:36 

不要问不要说

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一刻偎着烛光让我们静静地度过

莫挥手莫回头当我唱起这首歌

愿心中留著笑容

伴你渡过每个春夏秋冬

——张学友《祝福

当毕业生准备离校,收拾行囊,总有一段情感让他们难以割舍;当辅导员总结工作,迎接新生,总有一份真情使他们难以忘怀。青葱的大学生活,他们携手走过。无论岁月将他们带去哪里,这份情感始终占据着他们心头最纯真最美好的一隅,让他们无端地喟叹,不尽地感动。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师生情。

在这火红的六月即将来临之时,笔者郑重地写下每一行字,谨以铭记那些在感动和成长间镌刻的师生情,更衷心希冀着,这份标注着青春与收获的情感,能如细水长流,静静地流淌过心底珍藏着的,那些最柔软的记忆里,孺慕人心,熨帖青春。

师生情谊里,我们一同前行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述我和他们的关系,我想,那就是‘同行人’。转变同行,感悟同行,思索同行,成长同行……069月走入校门的一张张稚嫩的面庞,如今已经一脸坚毅,奔向自己的理想;而我也脱去了初踏岗位时的怯意,从容地面对工作和生活。回忆起共度的时光,有‘前方路向何处’的你言我语,有‘唇枪舌战谁与争锋’的献计献策,有苦闷时的互相开导,有犹豫时的彼此坚定,有思索,有感悟,有付出的辛苦,有成长的印记。比起‘师与生’,我们更是同行人,友谊同行,成长同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总支副书记钟媛这样定位她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启迪心智,以身作则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团总支书记孟凡认为,大学是一个人人生最重要、最关键的时刻,她的很多成熟的想法以及将来的工作方向都是在大学期间建立的,所以她会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引出问题,让他们独立去思考,去摸索。她发自内心地说道:“我希望和学生成为很好的朋友,做他们生活上、学习、人生的朋友;同时做一个好老师,这份工作给了我一个光荣的称号,我努力在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认认真真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责任让我心生智慧,智慧让我得到成果,成果带来工作的幸福和快乐。”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当被问及处理师生情的准则时,孟凡和外国语学院团总支副书记逄淑军异口同声地回答道。逄淑军解释说,他一直推崇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又不把学生管得太严,“当然,这是在不犯错误的前提下”。孟凡清楚地认识到,学生都是成年人,有自己的思想,有些事情并不是学生不愿意做或不想做,而是当时的心情、思想的动态都会影响到他们。所以只要她做出了榜样,学生们就会效仿。

对于法政学院行政管理2006级的同学,团总支副书记谢瑞堂还有另一重身份——班主任。而作为前学生会副主席和现在的班长,马弋丁对谢老师的情谊更是非比寻常。他在回忆与老师的第一次见面时提到,那时正值学生会迎接新生。由于有些学生很晚才抵达学校,学生会成员们便在小广场一直等到凌晨。 “一般老师都是过来视察慰问一下就离开的,可是老师却在上任第一天,没顾得上调整休息,陪我们到12点才一起回去。虽然那时才九月份,但青岛深夜里的风是很刺骨的。老师毫无怨言,更没有丝毫架子,和我们分享他的大学生活,还像个学长一样和我们交流,对我们的性格摸底。”之后的军训,更让马弋丁对这个初来咋到的领导心生敬意,因为老师在整个军训过程中一直陪同着,“老师的脸是各院辅导员中晒得最黑的。”

第一次担任辅导员,老师用一张黝黑的脸交上了一份注释着尽心负责的满意答卷(图中后排左二为谢瑞堂)

用心沟通你我,感动无处不在

在学生眼中,谢瑞堂扮演的更多是大哥哥的形象,他会在学生经济困难时递上自己的饭卡,笑着嘱咐说:“要是里面的钱一分没少,我唯你是问!”他也会经常串宿舍,嘻嘻哈哈地和学生聊魔兽和体育。他还会花一个晚上,挨个帮学生答疑释惑。这一切,学生全都看在眼里。于是乎,一种超越师生关系的“兄弟情”、“兄妹情”便油然而生。至于总被称呼“谢哥”、“堂哥”,甚至在教师节时收到的贺卡上写着的是“永远的兄弟,永远的老师”,对谢瑞堂来说,便也不足为奇了。

由此,谢瑞堂也满怀信心地认为他和学生的情谊会一直保持下去,“与其说是师生情谊,不如说是真诚地友谊。记得做辅导员的第一天,刘召芳副书记就很有体会地给我讲解了张静书记对辅导员工作的要求‘真情教育,严格管理,热心服务’。虽然有的时候不好把握这个度,班主任工作和辅导员工作也稍有区别,但是从第一次开班会到现在,我始终在按照那句话来做,是用心用感情去跟我的学生交流和沟通的;在他们身上我付出了真心,我觉得我也获得了学生的认可,最终收获的也将是与他们真挚的友谊。”

没有老师的架子,老师更多时候是在用真诚交流培养师生情谊(图中下排左三为谢瑞堂,图为运动会后谢瑞堂与学生亲密合影)

逄淑军也是感同身受,去年是他任外国语学院辅导员的第二年。那时刚刚开学,工作异常忙碌。他在紧张加班时,收到了一条学生发来的短信“老师,有事,来一下”。他以为是学生会的工作,于是很坦然地过去了。没想到刚刚打开房间门,里面是一片漆黑的。在满心惊讶之时,黑暗中闪现出璀璨的烛光,一曲悠扬悦耳的生日歌也悄然奏响。原来,学生们从他偶然间透露的细节中知晓了他的生日,所以精心准备了生日蛋糕,还一起放飞孔明灯。之后大家席地而坐,开心地谈天。“那时我真的很高兴,很意外,这一定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一个生日了!”

师生情谊里,我们一同收获

要说毕业生给我带来的收获,最主要的我想就是他们对于理想的执着追求,确切的说,是紧追目标的脚步。当然不是毕业生中的每个人都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并为了实现目标不断努力,可是这一届毕业生给了我这样一个整体的印象。说到毕业嘛,就不能不谈就业。毕业生中有考研的、出国的、考选调生的、做专业对口工作的,还有做销售员的等等。当你问到他缘何做此选择,鲜有人说“嗨,就这样呗”,同学们会告诉你他目前的打算,让你明白这个选择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这让我很欣慰,很欣喜,也很有感触:如果面对每一个十字路口,我们都能认真取舍;面对每一个坎儿,我们都能坚定地一直向前;我想,行一路,总有阳光。

——环境与科学学院团总支副书记钟媛

这届毕业生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学会的成长。4年的时间在人生的长河中不值一提,但是这些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带着他们天真的笑脸,纯洁的话语,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不论遇到困难或是坎坷,我都有勇气和自信面对。当然,有一些问题我也没有办法办到,但是我会和他们一起想办法,一起努力,争取有好的解决方式。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团总支书记孟凡

从这届毕业生身上,逄淑军对一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有志者事竟成。让他印象很深刻地是,06朝鲜语有一个男生,一直都是班里第一,今年还考取了公费留学韩国的资格。“要知道,在这个领域,女生对男生的优势可是非常明显的。这个男生志向高远,也异常努力,才能有这样的成就。”老师接下来选择学习深造,不再在团总支任职,可是这两年工作经历给他带去的是沉甸甸的收获,“受学生们的感染,我以后也一定会倍加努力的!”

马弋丁即将远赴贵州支教,他也即将告别一起工作交往了两年的谢瑞堂老师,但他坚定地表示:“十年二十年之后,我们一定还会牢记着老师,铭记着他的谆谆教导、言传身教。他能从自身出发,掏心挖肺地教育我们,显得没有距离感,更容易让自己接受,那些工作、生活和待人处世的道理都将让我们受益终生。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有了麻烦,都还会想到老师,还会去‘烦’他,我想他也一定很会乐意。发自内心的说一句,这个班级有老师在,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作为班主任的谢瑞堂与行政管理2006级的同学合影留念。虽然即将挥别,但他们的情谊永存(图中第一排左一为谢瑞堂)

师生情谊里,我们忍痛挥别

离开学校,离开了家,就要自己去拼搏奋斗了,会有挫折,会有困惑,请别放弃,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团总支书记孟凡

又一个起点,又一方舞台。请坚持你的追求,坚持追求的脚步,在成长中不断修正理想,在追逐中不断调整步伐,相信,我可以。祝愿毕业生们梦想成真。

——环境与科学学院团总支副书记钟媛

走了四年,看了四年,学了四年,希望你们每一个人能一直坚强,一直向前,为海大、法政增光添彩,有所作为。祝你们一帆风顺!

——法政学院团总支副书记谢瑞堂

虽然大学毕业了,但是你们要明白,以后的路还有很长。希望你们能保持冲劲、干劲,不断地奋斗,继续努力下去,相信你们一定能获得成功的!

——外国语学院团总支副书记逄淑军

正像法政学院行政管理2006级朱孟杰说的那样,无论多久以后,只要见到现在的老师,他还是会亲切热情的称呼一句“老师好”。的确,经历了大学四年的磨砺与考验,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泛海中,一份师生情锤炼而出。它也必将跟随着这些年轻的追梦人,一路且歌且行,却始终热情不减。大学就像一个磁场,一极老师,一极学生,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在师生的共同回望里,师生情陡然上升为寓言。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