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祥琬:核电配套应紧跟扩能步伐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3:46:57 

核电发展的下一个阶段,我们应当更加重视的是其它的配套,比如人才、基础研究和全产业链的匹配等。

2020年核电装机目标再次上调的预期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在核电提速的背景下,产业发展该遵循何种思路?又该如何做好相关配套?本报采访了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

中国能源报:您认为在新能源(广义)产业发展过程中,核能扮演着什么样的特殊角色?

杜祥琬: 核能将是新能源产业比较可靠的支柱。我国目前的金属铀资源还有一定储量,对外依存度小于石油,供给不构成原则性的障碍,是核能可以称得上“支柱”的基础。预计2020年,中国的核电在电力中的比重会从目前的略多于1%增长到7%左右,而到2050年,这个比重会达到20%22%。

中国能源报:您认为,当前,中国在核能发展的战略安排上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思路?

杜祥琬: 当前,“核能发展三部曲”的构思是基本清晰的。第一部曲是热中子堆为核心的核电站,在中国我们选择了压水堆。但是,热中子堆燃烧的是铀的同位素之一,铀235,而铀235在铀矿中的含量是非常低的,这就需要发展第二部曲——以快堆为代表的堆型,其特征为燃烧同位素铀238。铀238在铀矿中的含量比铀235多几十倍,热堆可以工作几十年,我们把快堆也发展起来,一匹配就是几百年。第三部曲是聚变堆,现在世界各国都在争取可控核聚变研究的突破,中国也不例外。比较乐观的说法是核聚变可以在五十年后成为实际能源,这50年要走过实验堆、演示堆、商用堆等好几个阶段。即使再保守一点,预计突破可控核聚变技术应该在100年内。这样“三部曲”还是能接上。所以,核能可实现可以持续发展,“三部曲”的思路确实是比较清晰的。

中国能源报:您预计快堆什么时候能投入商业运行?

杜祥琬:现在我们已经开始着手做快堆的第一个实验堆,但是实验有过程,估计到2020年实验堆能够成功,然后才能进而投入商业运行。

中国能源报:“核电三部曲”的乐谱现在可以说已经出来了,但演奏好“三部曲”,还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您认为在核电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杜祥琬:首先,我们要确保核安全,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第二,核电发展要注意全产业链的协调,不能光盯着制造业。发展核电并不是造一个核电站就行了的,从前端的核燃料加工循环开始,到后端的核废料处理,一开始不把这一整套能力建立起来,核电是不能匹配的。第三,核电的基础性工作不能放松。之前我们的核电站,比如秦山核电站是自己设计的,后来引进的技术多了,如何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值得我们花一些功夫。第四,我们要重视内陆核电站的建设。最后,运行、管理经验的积累,包括人才的培养也需要我们花时间、花精力。

中国能源报:国内现在对应该发展第二代还是第三代核电技术可能有争论,有人说第二代核电站已经那么成熟了,我们是不是考虑以第二代为主,有人说第三代更先进、更安全,对此您怎么看?

杜祥琬:我的观点是,别争论,就按照市场要求去发展。AP1000既然现在已经引进了,我们就要借这个机会好好消化相关技术,这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二代改进型也应该放手去做,因为二代半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二代核电技术和三代核电技术并不矛盾,不是你抢我的饭碗,我抢你的饭碗的问题。二代技术已经成熟,尽可能让它多为我们服务;三代技术要尽快国产化,基本实现国产化之后我们就可能以三代技术为主。所以我认为不要争论,要往前走,在实践中让二、三代技术各显其能。

中国能源报:我国之前设定的核电2020年的装机目标是7000万千瓦,最近有消息称可能达到8600万千瓦,是不是又进一步提高了目标?

杜祥琬:这个数据一直都在见涨,我们总体有一个稳定的提高。但是这里面也要注意,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装机容量。其实700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数据是2020年已运行的装机容量,加上正在装的是1000万到2000万千瓦,总共可能有1亿千瓦的样子。我觉得达到这个目标已经很了不起了,下面我们应当更加重视的是其它的配套,比如人才、基础研究和全产业链的匹配等。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