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上“身份证” “乳山牡蛎”价翻一番

来源:大乳山风景区   发布时间:2015-05-20 23:50:48 

119上午,记者在乳山大有牡蛎有限公司的包装车间看到,10多名工人正在精心地往牡蛎箱上粘贴“乳山牡蛎”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的防伪标签。该公司负责人郑忠臣告诉记者:“可别小瞧这小小的标签,一贴上它,牡蛎的价格能增长一倍。”据悉,“乳山牡蛎”国家地理证明商标于200811月申办成功。

牡蛎养殖是乳山的特色产业,但受传统习惯影响,以往乳山牡蛎养殖走的是“春播秋收”的路子。由于乳山湾外海岛屿少,夏季风浪较大,再加上夏季海水附着物多等原因,导致牡蛎成活率不高,产量较低,严重制约了牡蛎产业发展。2000年,乳山市海洋渔业局技术人员在到外地考察学习回来后,与中国海洋大学联合开发出了牡蛎“秋播春收”的养殖技术。每年9月份采购外地牡蛎半成品回来开始养殖,11月到次年4月收获。这种养殖模式避开了夏季风浪,缩短了养殖周期,大大提高了牡蛎的成活率。目前这种养殖模式已经在乳山得到了全面推广。

得益于独特的海域条件和气候环境,乳山牡蛎个体大、肥度高、肉质好、味鲜美。为打出乳山牡蛎品牌,将牡蛎养殖业做大做强,从2006年起,乳山市工商局就联合海洋与渔业局等部门,积极为乳山牡蛎申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00811月,“乳山牡蛎”正式获国家工商总局审批通过并公告,成为地理标志商标。

时下,又到了乳山牡蛎大规模上市的季节,近日上市的乳山牡蛎搭上了地理标志商标的“头班车”,吸引了国内客商纷至沓来考察订货。郑忠臣告诉记者:“乳山牡蛎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后,价格大幅攀升,去年牡蛎的收购价格为每公斤1.2元左右,如今涨到了2.4元。眼下春节将至,催货电话一天能接好多个,工人们不得不加班加点工作。”凭借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这个响当当的金字招牌,目前乳山大有牡蛎有限公司已成功与沃尔玛、大润发两家超市进行了有效对接,不久,乳山牡蛎将直接进入两大超市。

据了解,今年乳山全市牡蛎养殖面积将达到30000亩,牡蛎产量突破20万吨,牡蛎加工企业7家,年加工牡蛎产品2万吨,产值可达6亿元。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