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船队在印度的足迹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3:52:05 

在印度半岛狭长的西南海岸,坐落着富饶的喀拉拉邦。这里海岸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早在3000多年前,海外的商人乘船来到喀拉拉邦,开始寻找象牙和香料。喀拉拉邦也是东方人通过马六甲海峡后,将货物运往西方的中转站。正是通过喀拉拉邦,古代中国的丝绸、瓷器和科技被传播到了西方。

早在欧洲人到达喀拉拉邦之前,中国商人已经是这里的常客了。据当地史料记载,1406年冬,当郑和率领的商船队到达印度喀拉拉邦北部的卡利卡特港时,船队巨大的船体在当地引起了轰动。船队带来了中国的瓷器和丝绸织品。当地国王向来访者呈送了礼物,那是一条用金丝织成的腰带,上面缀满了珍珠和五颜六色的宝石,华贵夺目,熠熠生辉。

在郑和七下西洋期间,印度的喀拉拉邦是船队重要的中转地。郑和船队对古里、柯枝、小葛兰、甘巴里、加异勒等古代印度国家进行了多次访问,尤其是第二次、第七次下西洋时到访的印度诸国最多,其中到达古里7次,到达柯枝6次。

郑和船队第一次航行的目的地正是史称古里的卡利卡特。卡利卡特港在市中心以南10公里处,这里曾以贸易中心著称。自古以来,查利亚河在这里融入大海,形成天然良港。如今,由于河流淤积严重,港口水面只有五六百米宽,卡利卡特港早已失去了昔日的繁华。在河流的两岸,白墙红顶的度假村掩映在椰林中,岸边还停泊了几只小渔船。只是岸边水中残留的十几根码头木桩,还在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是旧时的港口。

郑和船队曾经把卡利卡特港作为基地,在这里补充淡水和食物,它是船队向西进入阿拉伯海和非洲海岸的物资供应地。在卡利卡特港的水泥码头上,卡利卡特港的前任负责人、年逾古稀的拉柬拿出一本发黄的书介绍说,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的商船已经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了卡利卡特。书中的一幅画清晰地显示出海上丝绸之路东起于渤海的一个中国港口,沿着海岸线南下西行,沿印度半岛的海岸线进入中东,最后进入非洲东海岸。

拉柬说,从公元8世纪到18世纪,卡利卡特地区由一个大的王国所控制。这里民风古朴、买卖公平,很快就成了东西方商人汇集的中心。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朝初年,明王朝就与印度半岛的沿海国家建立了联系。1403年,明成祖朱棣派尹庆出使柯枝国(今科钦)和古里国(今卡利卡特),宣诏赏赐。两国也遣特使随尹庆回访,并把当地产的胡椒和珍珠作为回赠礼物。

郑和船队每到一处,就与当地广泛发展贸易关系。古里国以金银为支付手段,买卖双方出掌定价,一旦达成协议,签订合同,再不反悔。根据英国经济学家麦迪逊估计,“郑和下西洋时期,中印两国的贸易就占了全世界生产总额约一半以上”。这种盛况在15世纪前后持续了二三十年,获得了巨大成功。郑和下西洋使“印度的港口开始了空前的繁荣”。

大约永乐五年(1407),郑和率船队来到古里后,向古里国王宣读了明成祖朱棣所颁的敕书,赐给诰命银印,并对王公大臣赠送了丰厚礼物。为了纪念这一重要访问,郑和在古里竖立起一块石勒碑,上面写着:“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自明洪武年间到永乐元年,明朝曾多次派遣使者出使古里,古里国王也曾多次遣使到中国朝贡,两国往来不断,关系十分密切。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