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做对了什么 做错了什么

来源:参考消息   发布时间:2015-05-20 23:52:14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毫无疑问,此次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长期调整,不仅将深刻地影响未来的全球经济和金融格局,还将溯本清源地敦促我们的理论家和实践者们去重建一个真正能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新模式。新模式需要新思想,而新思想必须真正建立在客观现实的经济基础上。如果在一个从来就不是而且将来也不可能是“有效的”市场中,继续用完美的“有效市场理论”去指导我们的理论和实践,危机注定还将反复发作。

在评估了危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之后,罗伯特.博森建议对证券化过程进行改革,反对联邦政策的制定者花费巨额公众资金却给纳税人带来极少利益的行为。此外,他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洞察力的观点,包括:现有的经济模型由于隐含了许多错误的假定,因而在有效识别和控制市场风险方面乏善可陈;对高管薪酬广泛的立法限制容易导致事与愿违,因为这会造成激励机制的进一步扭曲;通过复兴Glass Steagall法案来限制混业经营的做法,会导致更严重的系统性风险,因为分业经营的金融机构比综合化经营的金融机构更容易倒闭;监管方式和监管体制中的“真空”应该填补,但不应建立众多的综合政府机构;政府对问题金融机构的不恰当的救助方式,容易导致有悖于纳税人利益的“单程资本主义”,其结果是纳税人在承担了大部分风险的同时并没有获得与之匹配的收益机会;等等。

罗伯特.博森几乎用全景重现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金融创新导致系统性风险的全过程。在次贷危机中,华尔街的“天才”投资银行家们通过“纯熟的”金融工程技术将充满风险的次级债券层层包装并出售给全球的投资者,而当著名的评级公司对这些次贷产品也给出一个又一个AAA评级的时候,风险魔术般地“消失”了。然而,金融市场不相信“魔术”,当这些所谓的金融创新最终被证明只不过助长了谎言和欺骗时,风险最后还是集中暴发了,留下的只不过是又一个关于泡沫破裂和财富蒸发的故事。重新审视这场新世纪的“新型”危机,应该说,美国次贷危机本质上依然是泡沫的自然破灭过程,而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市场参与者也都扮演了催生和放大泡沫的角色——唯一不同的是,这一次,投资银行家们摆弄着炫目的衍生工具技术,向世人展示了金融创新如何让泡沫在无形中膨胀和爆炸。

当然,罗伯特.博森并不想仅仅只扮演金融创新的“魔术揭秘者”,他还有更远大的目标:使系统性风险得到有效治理。为此,他提出了国会应指派专门的系统性风险监管者(美联储)的动议,并根据历史经验提出了系统性风险监管者应着力监测的四个核心指标:高企的房地产价格、高杠杆的金融机构、错配的资产负债结构以及产品和机构的迅猛增加。而他关于建立反周期的资本储备制度和控制整个银行系统杠杆水平的建议,实际上已触及当今前沿金融理论研究中的核心问题:金融体系的同周期性及其解决方案。

对比罗伯特·博森的观点,我有理由相信,我和博森先生在如何构建更加稳健的金融体系方面会有很多的公共语言。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