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不到10个月吞吐量再超亿吨
截至
青岛港的亿吨有着极高的含金量,其外贸吞吐量占67.6%,居我国沿海港口第二位,煤、油、矿、箱四大货种占91%,其中进口矿石跃居全国第一位,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70万标准箱,超越去年全年吞吐量,稳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三位。
今年,在亿吨的起点上,青岛港以“以港兴市,建设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为己任,按照“新港区看规模,老港区看景点”的发展思路,进行大规模结构调整,再造新优势。在新港区,青岛港进一步提升全国最大的矿石接卸中转港优势,投资1.5亿元实施了矿石扩大能力工程,新增通过能力1000万吨,装卸效率提升50%。今年,外贸集装箱由老港区向新港区西移,是青岛港再造新优势的最大亮点。在短短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新港区新增桥吊14台,集装箱堆场猛增至111万平方米,集装箱岸线以一月一个
在老港区,青岛港成功实现了资源整合,同时高起点新增20余处景点,港容港貌跃升新档次。在此基础上,着力培植国际旅游产业,成立了沿海港口第一家国际旅行社,新开通青岛至韩国平泽的五星级豪华国际旅游班轮。另一方面,青岛港去年建成的沿黄流域最大的粮食接卸基地,今年也已显现出第五大货种的端倪。
今年是青岛港建港110周年,适逢党的十六大即将胜利召开。回首历史,青岛港的迅速崛起靠的是瞄准国际航运市场需求,围绕煤、油、矿、箱四大货种打造出的规模化、专业化、深水化的新港区所创造的新优势。港口是国民经济的缩影,这一切无不得益于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党的十三届四中会后,青岛港在中央、省、市和交通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抓住机遇加快新港区建设步伐,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青岛港前湾一期工程四个泊位通过验收,并成功启动了黄岛油二期工程。随后,青岛港吞吐量开始走出3000万吨的徘徊局面。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青岛港前湾二期工程竣工,青岛港年吞吐量逼近7000万吨,新港区与百年老港区平分秋色。1998年,面对亚洲经济危机,在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下,青岛港克服重重困难,使港口生产继续保持住增势,年底20万吨级矿石码头建成,青岛港年通过能力突破亿吨,并开始将煤、矿两大货种向新港区实施战略转移,新港区的优势进一步凸现。去年,青岛港吞吐量突破亿吨,新港区吞吐量已是老港区的两倍。
19日,在突破亿吨的喜悦中,青岛港又马不停蹄瞄准更高目标,适时召开发展新战略报告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研讨新战略、新机制、新人才。今年,青岛港年吞吐量有望再次跨越两个1000万吨,达到1.2亿吨,其中,集装箱力争完成340万标准箱,提前3年完成“十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