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千年妈祖 一个四海情缘的“中国结”

来源:胶东在线   发布时间:2015-05-21 00:02:04 


长岛中华妈祖文化节公祭大典盛况

胶东在线网5月6日讯(通讯员 石其鹏)今天是农历3月23日,恰逢中华妈祖诞辰1050周年、庙岛妈祖庙香缘888周年之际,长岛妈祖文化再次引发海内外关注——
长岛千年妈祖,一个四海情缘的“中国结”
近日,“山东长岛妈祖造像创作暨妈祖文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信阳、中国雕塑学会名誉会长曹春生、《中国雕塑》主编殷双喜、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张新建等到会,百余名国内文化界、宗教界和美术界的专家教授对东长岛妈祖造像和妈祖文化进行了评审研讨。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艺术家冯骥才说:“中华妈祖文化及信仰长达1050年,而长岛妈祖历史有888年,并直接影响中国北方和东北亚地区,与海内外30多个国家妈祖庙或妈祖文化组织建立了长期文化交流联系。我们应从更高的角度审视和重视这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通过在长岛建立具有时代文化艺术标志的大型三身妈祖露天石像,在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特殊内涵与魅力的同时,以妈祖更加凝结世界华人‘四海同根,文化同源’情感”。
中华妈祖文化传承千年
妈祖,是我国古代的海神娘娘,自宋朝以来,其影响遍及我国沿江沿海和东南亚各国,延伸到俄罗斯、朝鲜、日本及非洲等国家和地区,不断发展升华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中华妈祖文化。
妈祖原名林默,生于公元960年农历3月23日,卒于987年农历9月9日,识天气、通医理、善舟楫,乐善好施,教人消灾。她长在海滨,熟习水性,传说她能“乘席渡海,拯溺济难”,因此深受人们爱戴,成为信众的精神寄托。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因救助海难年仅28岁的林默与世长辞。其乡人于同年在湄州岛上建庙祀之,这就是名闻遐迩的湄州妈祖庙。后经商人三宝扩建,至清代形成规模。
自宋徽宗宣和五年至清朝,历代皇帝先后36次给妈祖叠奖褒封,朝廷的累累封敕,最终树立了妈祖作为海神的至高无上地位。从元朝到清朝,我国沿海地区和沿江地区先后修建了大批妈祖庙,北起丹东,南到海南岛,东到台湾,西到重庆,妈祖文化已传播到国内广大地区。
在漫长的形成、传承和演绎进程中,以“和平、勇敢、关爱”为核心的妈祖文化走出国门,随着华侨华人的脚印逐步传播到世界上的五大洲各个沿海国家。有专家估计,全世界现有妈祖庙宇5000多座,信众近2亿人,可以说“凡是有海的地方就有妈祖庙”,妈祖也演变为颇具世界影响的有“东方海上和平女神”声望,成为整个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今,妈祖文化已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和标志,并且成为联系海内外华人、沟通世界各地的文化桥梁和精神纽带。
中华妈祖文化专家、台湾北港朝天宫(妈祖庙)副董事长蔡辅雄说:“崇拜妈祖是一种文化现象,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世人的关爱与敬仰”,他介绍,妈祖文化与信仰起源福建湄洲,历史延续有1050年,而长岛因其在北方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历史作用,逐渐成为北方妈祖文化中心,长岛妈祖的影响极为深远。公元1060年,海上女神(妈祖)信仰由福建沿海一带传播到北方,福建船民把妈祖像供奉在长岛(庙岛)的沙门佛院,北方妈祖文化与信仰由此兴起,长岛使中华妈祖文化与信仰在北方乃至世界的发展传播长达950年,至今仍有日本、韩国、巴西、印尼、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华人社团、妈祖信众和知名人士群集长岛祭拜进香。
妈祖铜像见证文化圣地
妈祖文化与信仰传承千年,有“南有湄洲,北有长岛”之说,长岛妈祖庙(显应宫)始建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有888年历史,与福建湄州岛妈祖庙并称妈祖“南北祖庭”。
显应宫亦称海神娘娘庙,位于长岛所辖庙岛东部,占地90多亩,因明崇祯皇帝御赐庙额“显应宫”而得名,清咸丰皇帝也曾御赐“神功济运”金匾。公元1125年,福建船民移送一尊妈祖铜像供奉于显应宫,这是目前存世的惟一一尊宋代铜身妈祖。显应宫是我国北方修建最早、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著名的妈祖庙,也是世界重要的妈祖官庙之一,享“天妃北庭”“北海神乡”之誉。
“长岛庙岛妈祖庙之所以能成为古今中国北方妈祖文化中心,缘于它在妈祖文化的形成、北传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岛县博物馆馆长郭贤坤认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庙岛历史上曾是南北海上航运枢纽和漕运必经之地,另外具有天然的优势。宋时的庙岛有三大功能,一是避风,庙岛塘子是天下闻名的天然良港,可避各个方向的海风,船只在此停靠最为安全;二是交易,庙岛常是商贾如云,阜物如山,进行着大宗商品交易;三是等风,过去行船靠风,南方船只春天北上靠南风,秋季南下则靠北风,一等往往几个月。因此,庙岛就成为南北商人汇集之地。福建船民在庙岛建娘娘庙后,庙岛则成为船民等世界妈祖信仰者的心中圣地。
在元朝,每年从南方运往京城的皇粮有400万担,其它商品货物更是不计其数,海运规模非常浩大。大批船只汇集于庙岛,船民向妈祖进香朝拜,已成风气。至元十六年(公元1280年)前后,由闽、浙船民于原址重修庙宇,改佛院为专门奉祀妈祖的道场,俗称海神娘娘庙,奠定了庙岛妈祖在北方妈祖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明朝时,妈祖在北方的影响不断扩大,由庙岛传播到整个黄、渤海沿岸,并远达朝鲜和日本。崇祯元年,诏立官庙,崇祯皇帝御赐匾额“显应宫”,至此,庙岛显应宫的名声和规模达到鼎盛时期。
至清代,庙岛作为黄渤海地区第一大锚泊港口和北方航运中心,迎来了它最辉煌的时代。人口最多时达2000人,岛上建有福建、潮汕、山陕三家会馆。南北各地的官船、漕船、商船、渔船,均把这里作为航海中继站和货物集散地。为了管理这些船只,清乾隆年间在庙岛设立了胶东第一处海关。
在北方沿海,特别是在长岛,妈祖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是十分久远而深刻的。人们行船遇风或生病灾,均向妈祖祈祷许愿,脱危后到显应宫还愿。或刻碑,或送匾,送船模,送斗篷衣物,或捐钱财。建国后,庙岛显应宫存有历代碑刻300余方,匾额300多块,船模400多只。可惜后来这些遗产和财富均毁于文化大革命。现在的显应宫虽然重建,但那些碑文和匾额、船模再也无法重现了。在我国北方,除庙岛显应宫外,供奉妈祖的庙宇还很多,但建庙时间均比庙岛显应宫晚,在历史上的影响力也远不如庙岛显应宫。存世惟一宋代铜身妈祖的庙岛显应宫,就其历史的长久及其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方面,都无愧于中国北方妈祖文化的中心之地位。
长岛妈祖牵手世界文化
近年来,我国大陆与台湾省及世界华人以妈祖信仰为文化交流媒介,相关活动日益频繁。长岛充分发挥自身中国北方妈祖信仰中心的特殊作用,积极服务国家大政方针,打造海洋文化品牌。
长岛利用妈祖这一独特的海洋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北方妈祖文化历史,整理绘制了妈祖由福建船民海运传至长岛、妈祖文化在长岛形成过程、长岛妈祖传播北方沿海地区和俄罗斯、朝鲜、日本等国家的演示图,研究和展示了“八佾舞”等系列传统官祭妈祖大型仪式,加强与台湾及海外妈祖庙或妈祖文化组织的常年互动交流,海内外同胞在妈祖文化交流中共叙中华情缘,为促进两岸及世界文化交流和祖国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引起国台办和国家宗教局的关注和重视,不断为长岛对台文化交流进行指导,将长岛确定为“北方对台文化交流基地”和“中国北方妈祖文化中心”。
2007年2月至2010年4月,长岛借助显应宫“两帝赐匾”特殊地位和在北方传播交流中特殊作用及影响,连年举办中国.长岛中华妈祖文化节(中华妈祖文化论坛)、公祭妈祖大典和长岛妈祖塑像奠基典礼等系列大型国际性妈祖文化交流活动,建立大型露天妈祖塑像得到国家宗教部门正式批准,加快建设大型妈祖露天塑像和妈祖文化公园,以及妈祖文化为主体的宗教文化旅游区,并依托北庄史前遗址、妈祖庙、望福礁、渔家乐等历史人文资源,积极构筑山东“南有泰山,北有长岛”和“南祭孔子,北祭妈祖”文化格局,山东省及烟台市将长岛妈祖文化园项目列为重点文化品牌和精品工程。
随着长岛妈祖对外影响与日俱增,陆续有新加坡、日本及国内南方一些省市的妈祖文化代表团前来庙岛显应宫进香。台湾岛内信众最多,影响最大的妈祖庙——北港朝天宫专程向庙岛显应宫赠送一尊黑脸妈祖贴金铜像及“四海同光”匾额,在显应宫举行盛大的开光安座仪式。显应宫向台湾北港朝天宫回赠了880年铜身妈祖复制塑像及凤冠、轿、五色土等。原中国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原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分别为长岛妈祖庙(显应宫)题词:“德被海疆”和“敬事四海,福佑万民”。
目前,长岛显应宫先后与湄洲祖庙、台湾北港朝天宫、新加坡符氏社、澳门天后宫、马来西亚吉隆坡大天后宫(雪隆会馆)、美国纽约朝圣宫等海内外30多家妈祖庙或妈祖文化组织建立了长期联系。国台办主任陈云林说:“长岛之举既有力服务了国家大政方针,也打造了海洋文化品牌”。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评述长岛妈祖文化和台湾、福建妈祖文化关系:“台湾、福建和山东长岛妈祖是一脉相承,两岸相通,三座塑像,四海同心!”
长岛县委书记姜清春表示:“在改革开放和国际物资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我们不应单单把妈祖当成神来看待,她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一种真善美的化身,是民族之魂,是人民群众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长岛无论是举办中国.长岛中华妈祖文化节,还是建立大型三身妈祖露天石像,旨在承传历史文化,光大传统美德,凝聚全球华夏子孙的血肉情结,面向世界打造海洋文化品牌,建立发展与时代进步相适应的海岛文化产业体系,以此为长岛蓝色经济谋求出更新更大的机遇和利益”。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