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港技校学生“逆势”走俏就业市场
在刚刚结束的就业见面会上,将于3月份毕业的400多名烟台港技校学生全部签订了合同工意向,就业单位多为各大港口、大宇造船等大企业。当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常态,技校学生“逆势”走俏就业市场引人关注。
据了解,前来求才的31家企业,有的企业没有招满,回去后又打电话寻找技工。“从港口市场来说,目前这方面的技校生是供不应求的。现在我们的学生毕业后一半去了港口,像京唐港、宁波、大连、上海港等,接收专业涵盖港口机械、集装箱驾驶、理货员、电气自动化等多个方面。” 学校负责人介绍:“毕业生要想被市场很好消化,首先专业要和市场对口。我们之前发现汽车维修专业市场基本饱和,就果断停止这个专业的招生。现在技校生到企业工作,工资比一般大学生还高,有的工资能达到2000多元,在深圳等发达城市工作的工资甚至能达到六七千。”
大学生就业市场严峻,一些大学生知道技校就业形势较好就过来“回炉”。2007年山东港口技校就“回炉”了来自大连水产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的十多个大学生,今年也有好几个大学生中断学业,来到技校重新学习。
“现在很多大学扩招,一些孩子的观念转变不过来,认为只有上大学才会有出息,实际不然。”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技工教育分会副理事长邹嘉勇说,外贸货物大多数通过港口进出,而港口发展需要大量的职业技术工人,完全靠大学培养不行。以正在建设的烟台港西港区为例,港口技校就专门配备了液化灌装模拟设备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学生直接在实验室上课、在车间学习,就业后工作上手也十分快。
根据市人力资源市场发布的2009年四季度供求状况,用人单位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需求人数的约70%,主要集中在初级技能、中级技能和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上。而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技工”的走俏有望形成一种趋势。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