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丹心 ———曾呈奎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追忆“大海之子”

来源:青岛新闻网 本报记者张子倩 通讯员邢桂方   发布时间:2015-05-21 04:03:18 
曾呈奎院士在查阅资料

2005年1月20日,在青岛,一位走完96年人生旅程,在海洋科技战线奋斗了76年的世纪老人永远地告别了我们,告别了他所无限热爱的祖国大地和深深眷恋的海洋。他就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名誉所长、“人民科学家”曾呈奎。

曾呈奎同志是在党的关怀培养下从旧社会的普通知识分子成长起来的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先锋战士;是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终生致力于自主创新,使海洋科技惠及人民群众的时代功臣;是具有高尚情操和独特人格魅力,深受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热爱的“人民科学家”。

坚定信念终生追求

曾呈奎同志自小生活在农村,看到劳动人民饥寒交迫,心灵受到极大触动。他立志研习农业科学,使农业增产丰收,使人民温饱、国家强盛。

在厦门大学学习植物学时,他常看到人们采集海藻为食,便萌生了像在陆地上种庄稼一样在海上种植海藻的想法,从此他一生与大海结下不解之缘,开始了“沧海变桑田”的艰难远征。中国也由此诞生了一位世界藻类学界的巨人。

1940年曾呈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在美国留学期间他经常学习到凌晨一两点钟,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很快他便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46年,37岁的曾呈奎到美国最有名气的加州大学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工作。那时他已经成为美国在海藻工业和食品利用方面的领军人物。就在他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国内传来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的消息,他毅然放弃在美国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回到了当时还十分贫穷落后的祖国,任山东大学教授、植物系主任。他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正因为她落后才更需要我们去建设。”这是曾呈奎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选择。

曾呈奎回国后,一面教书育人,一面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立志要在中国建立一所水生植物研究所。但在当时的国民党统治下,他虽有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他的“沧海变桑田”的理想,只能成为一种美丽的幻想。

青岛解放前夕,曾呈奎是国民党政府选定到台湾去的科学家之一。当时,他远在福建厦门的夫人和子女已经先去了台湾,日夜盼望着他也能到台湾实现全家大团圆。此时的曾呈奎面临着他人生的又一次艰难选择。多年残酷的现实使他对国民党政府失去了信心,他相信共产党不同于国民党。他说,“我相信共产党会重视国家的科学教育事业。我绝不跟国民党政府到台湾去!”他毅然留了下来,投身于新中国的海洋科学事业。这是他一生中的第二次重大选择。

这一选择充分体现了他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和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期望,也为他日后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就奠定了基础。但是他的选择却被家人所误解,从此他与家人天各一方。直到1975年,在周培源任团长、曾呈奎任副团长的新中国第一个科学家代表团访问美国时,他才得以在美国与分别数十载的家人第一次相见。1995年其次子、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局研究员曾云骥来中科院海洋所进行学术交流时,出现了几十年后父子在祖国大陆第一次握手的感人场面。2001年曾呈奎获得美国藻类学会授予的最高荣誉奖,他的次子曾云骥代表美国藻类学会再一次来到青岛为父亲授奖。在中科院海洋所出现了儿子给父亲授奖,父子在大陆第二次握手的感人一幕。

子女们逐渐理解了父亲,在曾呈奎的遗体告别仪式上,他的从海外赶回来的子女们看到众多的领导和国内外各界人士如此爱戴和崇敬他们的父亲时,他们从内心真正理解了父亲,也认识了祖国,他们为有这样的父亲而感到骄傲,更为有这样伟大的祖国感到无比自豪。

科学家的命运是和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尊重知识分子,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教育事业,使曾呈奎深刻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海洋科学事业”。从此,他开始把加入党组织作为自己政治上的最高追求。这也是他一生中的第三次重大选择。

1956年,曾呈奎第一次郑重地向党组织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经过组织的长期考察和培养,1966年曾呈奎的入党申请通过了基层党组织的讨论,就在上级党组织即将批准之际,“文化大革命”爆发了,他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大特务”;蹲过“牛棚”、扫过厕所,多次受到批斗和非人的折磨。

在曾呈奎被关押的日日夜夜里,为了证实他还活着,1954年与他结婚的妻子张宜范每次给他送衣物及零用钱时,总是要见到曾呈奎的亲笔收条才肯离开。曾呈奎在被关押期间递交的一份《思想汇报》中写到:“因为我爱党、爱祖国、爱人民,所以我不能自杀;因为我要把我的科学知识奉献给人民,所以我不能自杀;因为我爱我的亲人和家庭,所以我不能自杀;因为我还要活着与那些不执行党的政策的人作斗争,所以我决不自杀!”曾呈奎尽管受尽了政治上的迫害、人格上的侮辱和肉体上的折磨,但他始终坚信眼前的一切只是天上的一片乌云,总会过去的。他仍然对党坚信不移,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始终不变,加入共产党的愿望更加坚定。正是凭着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对科学事业的执著,终于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

“文革”结束后,他再一次向党组织提交了申请。1980年1月8日,经过长达20多年的考验,71岁的曾呈奎终于在古稀之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他也由此从一名普通的爱国知识分子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入党后,他牢记党的宗旨,以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为己任,处处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新时期“党员专家”的楷模。

自主创新造福人民

曾呈奎同志在7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每一项重大科学构想的提出,每一项重大科研成果的取得,都体现了他自主创新、为民造福的精神。他经常说:“我要给老百姓的餐桌上添几道菜。不但要让中国人民吃得饱,还要让中国人民吃得好!”

在曾呈奎诸多科研成果中,人工栽培海带取得成功是最为人们熟悉的一项。过去中国不生产海带,每年都要从日本和前苏联进口大量海带满足市场的需求。曾呈奎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们搞海藻研究,可国家还要进口海带,这是科技人员的耻辱!”他决心要让人民吃上自己生产的海带。经过他和合作者十余年的共同努力,终于取得了海带人工栽培方面一系列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带生产国,震惊了世界藻类学界和水产养殖学界。他的科研成果变成了老百姓的盘中餐,为人民造了福。现在全世界95%的海带是由我国生产的,他也被誉为“中国海带之父”。

60年代初,世界海洋水产业因捕捞过度,产量急剧下降,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各国科学家都在为解决这一矛盾寻求办法。曾呈奎根据多年的科研和生产实践经验,提出了“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理论,后来又发展成为“蓝色农业”的系统思想,并积极在全国推动“蓝色农业”的发展。到2000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海水养殖大国。

曾呈奎还以战略科学家的远见卓识,每每在关键时刻提出关键性的重大建议,为发展我国的海洋科学事业领航,并积极参与和组织实施,对国家的海洋科学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上世纪50年代,在国家科委的领导下,我国进行了举世罕见的大规模全国海洋综合普查,曾呈奎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参与并组织了这次全国海洋综合普查。

60年代,为了加强我国海洋管理事业,曾呈奎等29位科学家一起联名上书国务院建议成立国家海洋局,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从此,国家的海洋国土有了专门的政府管理机构。

70年代,他和一些科学家积极向国家建议开展南极调查研究,也被国家采纳,使我国成为在国际上能够独立进行极地研究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80年代,他密切关注正在兴起的海洋生物技术,提出了中国发展海洋生物技术的设想。使我国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跻身于国际领先行列。

90年代以来,针对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他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开发我国300万平方公里“蓝色国土”的科技战略构想。在他94岁高龄时,还在关注中国海洋科学事业的发展,发表了《寄语21世纪的中国海洋科技》的论文,再一次体现了他作为一名战略科学家心怀祖国的博大胸襟和着眼未来的历史责任感。

高尚情操后人楷模

曾呈奎同志之所以能成一名人民爱戴的科学家,和他具有的高尚情操和品德,独特的人格魅力是分不开的。他的高尚品德和伟大人格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亲贤爱才、甘为人梯,言传身教、倾其所学,先后培养了一百多位高级科技人才,桃李满天下。其中仅两院院士就有8位。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科院原院长卢嘉锡曾深情地回忆说:“我是曾老的学生。30年代初,我刚升入厦门大学本科,主修化学,同时选修植物学、曾呈奎先生指导我们的实验课,他认真负责,耐心指导,严格要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曾呈奎对年轻人寄予了极大的期望,在培养年轻科技人才上花费了毕生的心血。为了争取一名在国外留学的青年科技骨干回国,他亲自写信做思想工作;他常常对年轻人当面施教,指导研究方向;他经常亲自审阅年轻人的论文,并认真修改,在他90多岁高龄时还经常批改研究生的论文到深夜。

今天,我们已经有了一支规模宏大、充满朝气、勇于创新,特别能战斗的海洋科技队伍,我们可以这样告慰曾呈奎同志:曾老,您放心吧!您倾注了毕生心血的海洋科学事业后继有人!

曾呈奎一生心中永远装着祖国、装着他人,唯独没有装着自己。

中科院海洋所图书馆原馆长王壁增,在“文革”中被遣送回老家当农民,失去经济来源。他爱人带着三个孩子在青岛靠每月50元的工资生活,处境非常艰难。曾呈奎知道后,不顾自己当时也在落难之际,在每天遭受批斗的情况下,悄悄地在经济上资助王家。几十年后,王壁增的孩子都已长大成才,有的远在加拿大留学。患难之际见真情,每当忆起当年这些往事,王家一家人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深深感谢曾呈奎这位大恩人。

曾呈奎一生获奖无数,但他获得的最后一项荣誉却不是来自科研领域。在他逝世前的一个月,躺在病榻上的他荣获了国家民政部授予的“全国爱心捐助奖”。曾呈奎一生俭朴,却从自己的工资和稿费、奖金中累计拿出30多万元捐献给社会慈善事业。青岛市慈善总会成立后,曾呈奎就与慈善总会约定在自己有生之年每年捐款1万元。2004年12月10日,他的各脏器功能已经衰竭,生命已进入倒计时,但是经过抢救苏醒过来的他,第一件事就是表示要向慈善总会再捐款2万元。当天下午,青岛市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赶到医院,含着热泪在病床前为曾呈奎办理了接收手续。今年1月12日曾呈奎同志已进入弥留之际,当他得知中科院海洋所正在为印度洋海啸灾区组织捐款时,又托人代他捐款1000元,这是他生命即将结束的前八天,此时此刻他心中想的仍然是他人,他的爱心已经超越了国界。

曾呈奎同志为国家和人民奋斗了一生,奉献了一生,但他却从来没有在个人利益上向组织张过嘴、伸过手。在他的人生辞典里只有奉献,没有索取。作为一名饮誉国内外的知名科学家,他在一套不到100平方米的旧房里一住就是几十年,最近在中科院的支持下,所里正在给院士建院士楼,但是我们敬爱的曾老已经永远地告别了我们,使我们感到无比地内疚。

曾老,我们对不起您!

他在临终前留下了这样的遗言:“身体有用器官捐献社会,骨灰撒入大海,所有书籍和资料全部捐给中科院海洋所。”这是曾呈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社会做的最后的贡献。再一次向世人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和为人民无私奉献的赤子之心。

1996年,他在自己的传记里这样写道:“我至今已足足用了60余年的时间从事海藻的研究,目的就是使海藻研究在我国成为理论和生产相结合的海藻学,使海藻为我国人民乃至全人类服务。”在长达70多年的科研与教学生涯中,他实践了自己为全国人民乃至全人类服务的誓言,把自己全身心地献给了国家和人民,献给了祖国的海洋科学事业。他在为我们留下丰硕的科研成果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一部宏大的人生教科书,这部教科书告诉我们:只有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个人才能为祖国、为人民、做出最有意义的贡献,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曾呈奎同志走了,但是他对党、对祖国、对人民无限忠诚的高尚品德;自主创新、为民造福的科学精神;以人为本、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拼搏精神,将永远鼓舞我们牢记党的宗旨,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最近一个时期关于科技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勇攀科技高峰,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