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取丹心慰桑海

——记“中国海带之父”曾呈奎院士

来源:佚名   发布时间:2015-05-21 04:03:21 
一位把自己一生全部心血都倾注于祖国海洋科学事业的老人,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一个历程。1月20日下午4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名誉所长、第三届至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世界著名海洋生物学家、中科院资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呈奎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青岛逝世,享年96岁。曾呈奎是我国海洋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也是我国海藻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和我国海藻化学工业的开拓者之一,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曾老安详地睡着了,和以前在办公椅上微眯双眼小憩的习惯不同,这一次他永远地睡着了,他永远离开了为之奋斗拼搏一生的海洋事业。他生前留下遗嘱:身体有用器官捐献社会、骨灰撒向大海、图书资料捐赠海洋研究所。这是曾老的遗愿,也是他留给世间的一份珍贵遗产,再一次显现了一位世界著名科学家的高尚情怀。

过去的十几年里,记者曾在曾呈奎先生的办公室几次采访过他。今天又来到这里,缅怀这位令人肃然起敬的老人。

在青岛市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生物楼的一楼,一间极其普通的办公室,30多平方米的房间,四壁全是高高的书架,里面放满了图书、资料和文献。这还不够,屋子的中间还用一排书橱隔断,书橱里同样放满了各种图书资料。一张极平常的写字台上分别摆放了一摞摞中、外文书籍和资料,只是写字台上的一小块空间,整齐地摆放了两本待翻阅的书和一只茶杯。曾老的办公椅也是他小憩的座椅,写字台对面是他会见客人的一个旧式双人沙发。

极普通的办公室蕴涵着不平凡,而不平凡中透射出一种睿智的光芒,同时又展现出曾老的科学风范和人格魅力。

痴迷科研

人们说,在中国吃海带不能忘记曾呈奎。是的,我国海带养殖从“零”开始,一跃成为世界海带生产第一大国,紫菜产量也位居世界前茅,这样的奇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

曾老1909年出生于厦门,自幼在海边长大。1927年,他在厦门大学攻读植物专业,学习藻类学课程时,一个想法油然而生:人们能在陆地上种植稻米和小麦,为什么不能在海洋里种紫菜?当时,他目睹了贫苦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的现状,于是立志改造中国的“蓝色农业”,使之造福中国老百姓。为此他取号“泽农”,意在润泽农耕,以明心志。于是,一个关于沧海桑田的“耕海”远征在他的脚下起步了。

54年前,紫菜的“生活”史一直是个谜,无法进行人工采苗和栽培。曾老和他的合作者完成了紫菜“生活”史的研究,证明了紫菜孢子的来源,解决了紫菜栽培中的关键问题,使南北方两种紫菜的丝状体培养、全人工采苗和养殖技术取得成功,紫菜的大量人工栽培成为现实。

从1933年发表首篇科学论文《厦门的海藻及其他经济海藻》开始,曾老一生独自撰写和与他人合作发表的论文达370余篇,学术专著12部。新中国成立前,他不辞辛劳、不顾风吹日晒,走遍祖国沿海地区,调查研究了全国的海藻资源,采集了数千个海藻标本。这些标本成为中国最早的海藻资料。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有计划地对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底栖海藻调查和分类区系研究,他又发现了上百个新种、2个新属、1个新科和1门藻类(原绿藻门)。他摸清了海藻家底,铺开了引导人工养殖海带和紫菜的成功之路。

海带人工养殖面临着育苗、施肥等难题。曾老与助手获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发明了海带夏苗低温培育法、海带施肥增产、海带南移养殖等技术,使冷温带的海带在我国北方温带海域、南方暖温带和亚热带海域都能进行大规模人工养殖。随着切梢增产法、合理密植法、夏苗病害防治法等新方法的诞生,使海带养殖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从北到南迅速普及全国。人工栽培海带、紫菜等大型海藻的成功,掀起了我国海水养殖的第一次浪潮,并为我国贝类、虾类等海水养殖第二、第三次浪潮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曾老还是我国海藻化学工业的开拓者。1956年,他在青岛建立了我国首个生产褐藻胶的车间,利用海带生产褐藻胶、甘露醇和碘等,并将这些产品用于药品、食品和饲料生产。今天,我国已成为在国际上仅次于美国的褐藻胶生产大国。“蓝色农业的重点是水产生产农牧化”,针对我国海洋渔业资源过度捕捞的问题,曾老率先提出了“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的设想。他预言,如果方法得当,再过二三十年,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年产量可能突破三四千万吨,相当于中国年进口粮食总量的1.5倍~2倍。面对海水养殖所带来的一定范围内的环境污染问题,曾老生前多次在各种场合建议:保护海洋环境的一个良策就是发展海藻栽培业。这是曾老为之奋斗的事业,也是曾老留给我们未竟的遗愿。

“海带之父”

2001年9月19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家俱乐部内,鲜花吐艳,其乐融融。曾老荣获美国藻类学会“杰出贡献奖”庆祝大会正在举行。时届92岁高龄的曾老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由于在世界藻类学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曾老被该学会授予2001年度“杰出贡献奖”,他是迄今为止已获得此殊荣的两位北美之外的藻类学家中的第一位。曾老未能出席年会,他委托在美国的次子、美国著名物理海洋学家曾云骥代领了奖牌。此时,曾云骥手托奖牌,“颁发”到父亲手中,顿时会场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之后,提起这段儿子为父亲颁奖的事,面对众多学者的祝贺,父子俩仍激动不已,热泪盈眶。能获如此殊荣,与曾老的“世界眼光”以及其开创的海藻研究“中国经验”息息相关。科学无国界,但掌握它的人有国籍,曾老希望中国的海洋科学早日跻身于世界先进海洋科学之列。早年曾留学美国的曾老深知,要想在世界强手之林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努力提高我们的科技创新和研究应用水平,创出自己的特色。提供足够的食品来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如今,向陆地以外寻求新的食物来源更成为许多国家科学研究者的目标。

曾老的弟子、73岁的费修绠教授说:“曾老的功劳,是把描述性的海洋科学变成了一个通过实验来验证的海洋科学。他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课题主要是为造福百姓的需要来做的。”费教授介绍说,曾老治学严谨、严格、严密,实事求是。即便是他已公开发表的文章,若发现数据或叙述有误,也毫不犹豫地马上公开纠正。曾老1954年9月发表了《甘紫菜的生活史》一文后,又经过一年的继续观察、研究发现,该文表解中表明的“丝状体阶段在水温达到15℃~17℃以上时就能产生壳孢子”不够妥当。于是,他在1955年的杂志上公开发文进行修正。曾老治学严谨还体现在与时俱进、精益求精上。1987年,随着仪器设备的改善和实验方法的进步,曾老再次做实验,从新的角度研究影响紫菜“生活史”的因素,实验结论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引用。

曾老呕心沥血的付出,不仅使中国海藻分类学研究走在了世界前列,而且使中国海带大规模栽培作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具有了里程碑的意义。如同建立陆地农业一样,也可以在海洋中建立起类似的海洋农业,对开发利用其他海洋生物资源起到了带头和表率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发展鱼、虾、贝、藻等蛋白类食品养殖业为主的中国“蓝色农业”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一些国家还热心地学习和仿效“中国经验”。曾老还利用他在国际学术舞台的威望和地位,先后促成了中国与美、加、英、日、法、德等国家之间的多项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领导和组织了中美藻类学术讨论会、第十一届国际海藻学术讨论会、第五届世界藻类学术大会等多次大中型国际会议在我国召开,使我国海洋科学界在世界上的影响逐步扩大。

由于曾老在海洋科学研究上和国际学术交流方面的贡献,他先后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藻类学会主席、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世界水产养殖学会终身荣誉会员、国际藻类学会终身荣誉会员等,并荣膺太平洋地区科学大会奖(井新喜志奖)、美国藻类学会杰出贡献奖等奖项。在中国的海洋界,曾老率先走向了世界,中国海洋科学也走向了世界。

赤子情怀

“在中国,当科学家挺自豪。”曾老这样说。在曾老离去的办公室里,办公桌上那个既普通又特殊的茶杯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说它普通,它只是一个瓷茶杯;讲它特殊,上面印有漂亮的隶书字:“1921年~1993年庆祝建党72周年,赠曾呈奎”。曾老的秘书周显铜教授介绍说:“1993年,在建党72周年时,海洋研究所赠给每名党员一个茶杯。曾老很珍惜,一直用了十多年。有一次曾老没拿稳,不小心把杯盖摔碎了,他也没舍得丢掉,又让我另外找到一个杯盖配上了。他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值得珍惜的荣誉。”从曾老如此珍惜的这个茶杯,我们可以一窥他深深蕴藏着的爱党之情。

出生于华侨世家的曾老,从小就胸怀富国强邦的大志,年轻时更是满怀一腔爱国激情。费修绠教授说:“曾老非常爱国,一生立志要为祖国争光,要为中国人办好事。”1926年,曾老参加了“反对文化侵略,收回教育权”的爱国运动,因此被校方开除也无所畏惧;1940年赴美攻读博士,仍时刻关注着饱受日本欺凌的祖国;1946年获得理学博士后,他不惜放弃美国优越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生活待遇,毅然决然地回到了战火纷飞的祖国,到原山东大学任教。他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正因为她贫穷落后才更需要我们去建设。”他在山大任教时,外国兵强占了山大的校园,一座校园被铁丝网一分为二,他和童第周、冯沅君教授等联名上书,强烈要求归还被外国强占的校园。曾老说:“作为一个科学家,我们渴望有一个稳定强大的祖国,有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每个科学家都有一颗愿为自己的国家奉献力量的心。”

说到曾老的爱国之心,记者想起了亲历的一件往事。那是20世纪90年代初,山东省科技兴海现场会在潍坊市召开。会上,曾老陪同原国家科委和山东省政府领导一同前往烟台、威海现场考察。到威海时,曾老提出抽空要去一下刘公岛,凭吊为国捐躯的北洋水师将士。在刘公岛,一行人同曾老一起参观了北洋水师纪念馆。在丁汝昌、邓世昌的腊像前曾老伫立了很久。走出纪念馆,曾老提议同记者一起照张相。他对记者说:“北洋水师悲壮的历史,中国人永远也不能忘记,我不能忘,你们更不能忘。”

1956年,曾老郑重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66年由基层党组织讨论通过。按当时规定,因他的职务高,是高级知识分子,必须经中共青岛市委审批。正待审批时,“文革”开始,入党之事被搁置起来。当阴霾散去,科学的春天来到时,他又一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80年1月,曾老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终于实现了多年的夙愿。

一代宗师

入党后,年已七旬的曾老仍然精神焕发,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度过每一天。1980年,曾老不顾71岁高龄,率队赴西沙群岛进行海洋生物科学考察。他头顶烈日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冒着40℃以上的高温徒步走在灼热的沙滩上,脸上晒脱了皮也全然不顾。当时西沙晚间供电到10时,他就点着蜡烛,通宵达旦地在显微镜下分析鉴定当天采集的标本。哨兵不解地问周秘书:“这老头是干什么的,怎么他每晚都不睡觉?”当周秘书介绍情况后,哨兵竖起大拇指:“中国还得靠这个,这才是真本事。”曾老说:“我培养学生,鼓励他们出国深造学习先进科学技术,但学成后希望他们回到自己的祖国。”

2004年1月,侯宝荣研究员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所里举行庆祝大会时,曾老在两名学生的搀扶下出席了大会。自2003年4月后,由于年龄与身体原因,曾老已谢绝参加一切社会活动。这一次活动曾老的出席令侯宝荣院士感动不已。侯宝荣院士说:“这充分说明曾老对科学的尊重,对晚辈的爱护,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荣幸。”那天曾老也十分兴奋,尽管身体不便,他依然与侯宝荣院士合影,以示真诚的祝贺。

曾老对学生的爱护可谓胸怀如海,润物无声。一位学生在一篇文章里讲述了一段令他终生难忘的往事。这位学生与妻子同在海洋研究所工作,“文革”开始后被遣返回老家农村。丈夫远离,没有了收入,而妻子带着3个孩子靠仅有的50多元工资艰难度日。当时,曾老的处境同样十分困难,可每当孩子们开学时,曾老都会找到这位学生的妻子,对她说:“老张(曾老的夫人)叫你到她那里去一下。”他妻子去了,曾老的夫人就送给一些钱,说是给孩子交学费。他妻子坚持不要,曾老的夫人就说:“算是借给你的好了。”如今,孩子们已经长大,一个孩子还出了国。这对学生夫妇永远不会忘记曾老夫妇在危难之中给予的帮助,这至今令他们感动不已。

曾老的秘书周显铜教授自1979年就在曾老身边工作,后来成为曾老的专职秘书。他介绍说,曾老生活上十分简朴,对饮食从不挑剔,在出海考察时不要任何特殊照顾,同大家一起吃饭、聊天。曾老是大科学家,多年来他对车辆从未提出过什么要求。曾老原来没有专车,早先国内经济条件不好,有时因有学术活动,为赶时间他坐过所里的卡车、救护车,后来条件好些了,就坐出租车。曾老说,不管什么车仅是交通工具,只要不浪费时间,不耽误工作,什么车都一样。

曾老80多岁以后,远在国外的子女让他到国外定居安享晚年,他没有去,依然坚持每天到海洋研究所上班。进入2000年以后,年逾九旬的曾老还坚持上班,默默耕耘,直至2003年4月停止工作。2000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迎来50周年所庆,91岁的曾老作学术报告。大家请他坐着讲,他非要站着讲,讲了近40分钟。事后记者采访时问及此事,他说:“坐着作报告是对别人的不尊重。”2002年5月,在秘书的陪同下,曾老前往马来西亚吉隆坡出席亚太海洋科学技术会议,并在分组会上作报告。这是他最后一次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充分体现了曾老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人格魅力。就在曾老最后的日子里,病榻上的他只要意识一恢复,所惦记的依然是他的科研工作。海洋研究所原副所长刘书明说,曾老生前尚有一个科研课题未完成。该课题2002年立项,2003年开题,需要到西沙群岛调查一种叫“苔藓虫”的低等动物,其体内长着一种藻,可通过研究它发现生物进化规律。刘书明说:“曾老住院前安排秘书周显铜去了西沙群岛。曾老病重后长时间处于昏迷状态,经抢救有两三次清醒过来,每当他睁开眼睛就问:懼芟酝孛换乩矗繏”

当周秘书接到所领导通知曾老病危速回的电话后,立刻风尘仆仆地从海南赶回青岛,直奔病房来到曾老身旁,周秘书轻声呼唤曾老。没想到,已昏迷了几天的曾老听到喊声竟又一次睁开了双眼。这是他人生最后一次睁开眼睛,这目光看望的依然是自己的学生。

赤子心,慈善情。曾老一生十分简朴,粗衣淡饭,但他却从有限的工资、稿费和奖金中拿出近30万元用于公益事业,捐助学业有成的贫困生和困难群众。2004年12月,他被民政部授予2004年度全国“爱心捐助奖”先进个人。今年1月14日,弥留之际的曾老,嘱托夫人委托同事捐款1000元,援助印度洋海啸灾区。

一颗海洋科学之星陨落了。

曾老带着对中国海洋事业的无限深情和对祖国的无限眷恋走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位值得尊敬、值得敬仰、值得学习的老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