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区海洋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0:05:35 

人民网上海5月7日电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经国家海洋局批准,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今天发布《2009年东海区海洋环境公报》,该海洋环境公报透露,东海区海洋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近岸局部海域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去年组织东海区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区分级负责的原则,全面开展了海洋环境质量状况与趋势性监测,海洋生态监控区、海洋功能区监测,以及陆源入海污染源和赤潮灾害性监视监测等11项工作,加强了对海洋工程、海洋倾倒和海上油气开发等近岸、近海开发活动的监视监管。监视监测海域面积638937平方公里,监测站位2600余个,获得各类海洋环境监测数据近20万组。根据监视监测结果,对东海区海洋环境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编制了《2009年东海区海洋环境公报》。
2009年东海区海洋环境公报表明,2009年,东海区海洋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为91 950平方公里,其中轻度污染、中度污染、严重污染海域面积分别为16 460平方公里、13 800平方公里和21 570平方公里。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站位超标率分别为67.4%和55.1%。严重污染区域集中在江苏射阳河口、长江口、杭州湾、浙江舟山群岛和乐清湾等海域。
东海区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良好,但近岸局部海域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其中,江苏连云港局部海域受到石油类的污染;上海奉贤、金山局部海域和浙江温州局部海域受到铜的污染;福建宁德近岸局部海域受到滴滴涕和多氯联苯的污染;福建厦门局部海域受到汞和滴滴涕的污染。
东海区监测的贝类体内的铅、石油烃残留量普遍超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近年来,苏北近岸、浙江台州和温州近岸贝类体内各项污染物质的残留量没有明显变化;宁波近岸贝类体内的石油烃和总汞残留量降低;福建宁德近岸贝类体内砷的残留量降低;福建闽江口至厦门近岸贝类体内镉和砷的残留量降低。
2009年,东海区近岸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东海区近岸生态系统类型主要包括湿地、港湾和河口三类。杭州湾处于不健康状态;江苏苏北浅滩湿地、长江河口、浙江乐清湾、福建闽东沿岸港湾等生态系统均处于亚健康状态。
东海区的陆源污染主要来自于河流输入和陆源入海排污口排放。2009年,东海区监测了21条入海河流,主要污染物总量为1 216.7万吨,其中长江污染物入海量占58.4%。监测了144个入海排污口,污染物质排海总量为196.9万吨。排污口设置存在不合理现象,设置在海洋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的排污口占监测总数的39.6%。在监测的排污口中有82.6%超标排放,浙江省超标率达100%,江苏省超标率为96.3%,福建省和上海市超标率分别为72.6%和55.6%;主要污染指标是化学需氧量、氨氮、活性磷酸盐、悬浮物。
2009年,东海区对45个重点排污口邻近海域海洋环境状况进行了监测,其中,环境质量为 “差”的5个,“极差”的13个。江苏省“极差”的有4个;浙江省 “极差”和“差”的各有3个;福建省“极差”的有6个,“差”的有2个。
东海区去年共发现赤潮48次,累计影响面积7 244平方公里。其中,有毒赤潮11次,温州、台州近岸海域发现10次;连云港海州湾海域发现1次,影响面积达210平方公里,并出现鱼类死亡现象。
2009年,东海区在黄海南部海域开展立体化、高密度的绿潮监视监测。3月,首次发现零星漂浮绿潮藻;6月,在江苏盐城外海发现约6 550平方公里的绿潮漂浮聚集体;7月,卫星遥感监视发现绿潮的最大覆盖面积达58 000平方公里;8月下旬绿潮陆续消亡。
东海区去年对10个电厂温排水、14个重大海洋(涉海)工程、35个倾倒区和2个油气开发区的海洋环境影响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部分电厂温排水排放对邻近海域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部分工程施工导致邻近海域环境质量下降和生物多样性降低、优势种发生变化、生物群落结构改变。监测的倾倒区海域的水质、沉积物环境质量没有明显变化。油气开发活动未对周边海域环境造成明显影响,平湖、春晓油气区海域环境质量良好,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稳定。
2009年东海区对海洋倾倒、海洋(涉海)工程建设和海上油气开发区等用海活动进行了监视监管和专项执法行动,各项监督检查共1584次。检查项目996个(次);发现违法违规的倾倒行为39起,违法、违规的海洋(涉海)工程开发行为45起;查处违法、违规行为24起,共处罚金108.1万元。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负责人表示,发布《2009年东海区海洋环境公报》的目的,是使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和有关部门切实履行海洋环境保护职责,全面关注东海区海域环境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加强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正确处理海洋环境保护和发展经济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同时,也为了使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对东海区海洋环境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提高全民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共同关心和爱护海洋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