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世界人才强国

来源:瞭望   发布时间:2015-05-21 00:11:24 

2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 简称纲要)。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摆在突出位置。

20083月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启动纲要编制工作至今,已整整2年。其间,上百人的编制团队、28位核 心专家、2位驻会专家,围绕纲要的制定,反复学习、研究、讨论、起草、修改、论证。起草小组召开了100多场各类会议 ,听取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以及数百位专家和领导的意见、建议。征求意见稿形成之后,又通过组织程序发放 各省区市,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中央企业,察纳雅言。

“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人才工作的第一个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也是十七大之后,党中央抓的第一件大事。” 65岁的沈荣华研究员,现任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他是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有关创新型科技 人才队伍建设文件的主要参与者,也是深度参与此次纲要编制起草的驻会专家之一。

他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放眼未来,要完成大国和平崛起、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中国必先成为世界的人 才强国,必须确定我国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人才规划。“因此,纲要鲜明地提出了‘确立国家人才竞争优势,进入世界人才 强国’的战略目标”。

为民族复兴提供坚强人力保障

进入新世纪以来,基于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准确判断,中国对于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认识日益清晰。

20025月,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实施“人才强 国”战略。20035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决定。当年12月,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次以人才为主 题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后,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成为大力实施“人 才强国”战略,建设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的纲领性文件。

2007年召开十七大提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沈荣华说,新的纲要制定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大举措。“ 不仅对中国未来十几年的战略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也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巨大反响”。

首先,出台纲要是适应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站在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起点上,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 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供给,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与之相匹配的人才结构 ,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人才成长提供了重要空间,全球化的人才竞争格局对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提出了新的挑战。

沈荣华说:“到2020年我国要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这要求我们必须实 现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简单的劳动投入和资源环境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以及体制机制创新转变, 而这一切最根本的就是人才。”

其次,出台纲要也是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的需要。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发达国家在 经济、科技和人才等方面仍占优势,而且极其重视人才的战略规划。

这给中国的战略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加快人才发展成为了我国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重大选择。随着经 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人才全球化流动配置趋势进一步增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人才国际化问题更加突出;发达 国家利用各种手段吸引我国人才,使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我国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倚重于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

“但目前我国经济进入世界前列主要依赖的还是大量的廉价劳动力、高投资的基础建设,以及带来高能源消耗与高环 境污染的低端制造业。这也源于人才建设滞后于国家发展”,沈荣华说。

“中国要想在未来几十年仍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离开了人才的战略发展是不可能的”,人才研究专家、中国人才 研究会副会长王通讯表示。

同时,出台纲要也是适应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纵观世界,任何一个政权成败,关 键在人才。受访专家认为,人才工作是执政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保证。人才发展规划,应着眼于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类优秀人才吸纳进党的各级组织和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把我 们党建设成为各类优秀人才密集的党,这是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重大使命和重要任务。

“纲要的出台,必将在更高起点上,把我国人才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从而为全面实现小康、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 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沈荣华说。

[NextPage]

中国人才思想重大突破

据本刊记者了解,纲要提出今后11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 ,高端引领,整体开发”。这6句话、24字方针,指明了我国今后一段时间人才发展的方向、重点、原则和要求。

服务发展。就是要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科学发展开发和配置人才资源,促进人 才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围绕科学发展确定人才队伍建设任务,根据发展需要制定人才政策措施,用发展成果检验人才工作 的成效。

人才优先。人才优先是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纲要提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这成为了未来中国人才发展的核心理念”,王通讯说。

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构成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战略体系,而“人才强国”战略又 是三大战略中的支撑和关键。按照中央要求,坚持人才优先,需要切实做到“四个优先”: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 调整,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人才制度优先创新。

以用为本。“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体现在人才发展中,就是以用为本”,王通讯说,当前我们在大力培养造就人才 队伍的同时,发现、鉴别、使用人才的环节还比较薄弱,以用为本正是针对这个问题提出的。

沈荣华认为,以用为本是人才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人才开发中,培养和引进是手段,用好人才是目的。要把发挥 各类人才的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以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使用效能为中心,积极为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 机会和条件。

创新机制。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构建与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发展体制和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

沈荣华表示,创新机制必须深化人才工作的体制改革,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动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的全面创新。

高端引领。即要培养造就一批善于治国理政的政治家,一批经营管理水平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优秀企业家,一批世 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以及高水平的理论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一批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一批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带头人。

从战略高度,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划,形成各类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发挥才干的良好 机制和环境,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人才队伍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以高层次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

整体开发。鼓励和支持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推进城乡、区域、产业、行业和不同 所有制人才资源的开发,实现各类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建设规模宏大、梯次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形成高中低各层次 人才的整合优势。

纲要强调坚持高端引领、整体开发,主要体现为三个新特点:一是把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放在第一位。这在 过去是没有过的。

二是大力开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据预测,国民经济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达500多万, 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达700多万。

三是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 工作人才6支队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主体,纲要分别提出了每支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举措。

“人才指导方针,是对我国人才发展理论和实践经验的高度凝练,是对未来我国人才发展方向和战略的总体要求,更 是我国人才思想的重大突破”,沈荣华如是说。

新目标新理念新布局

《瞭望》新闻周刊从有关渠道获悉,作为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在人才发展的目标、理念、布局、思 路、指标等很多方面均有重大创新和突破。

其一,提出了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奋斗目标。受访专家认为,“确立国家人才竞争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的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