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改善渔业生态环境

来源: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   发布时间:2015-05-21 04:20:33 

一是开展了大规模的增殖放流。规范操作规程,严格执行苗种达标和检验检疫制度,提高了放流苗种质量。在双岛湾、靖海湾、五垒岛湾、乳山湾等海域放流中国对虾12500万尾、车虾7000万尾、海蜇2500万只、梭子蟹2500万只、牙鲆鱼135万尾、海参140万头,放流工作已接近全部结束,放流数量比去年增加了3600多万尾(只),有效地增加了近海渔业资源供给。
二是建设人工渔礁,西港、高绿、寻山三处人工鱼礁项目的建设方案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占到全省人工渔礁项目的一半,目前正在抓紧实施之中。
三是建设自然保护区。在加强原有保护区管理的同时,经市政府批准,新成立了市级小石岛刺参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提高了渔业资源的保护水平。
四是报废渔船。目前已报废渔船106条,功率4010千瓦,转产人数657 人。其中拆解33条、沉礁73条,顺利完成2005年报废渔船计划。同时,编制了2006年度捕捞渔船报废计划,今年将再报废渔船141条,报废功率4824千瓦,转产渔民705人,将进一步降低近海捕捞强度,促进渔业资源的恢复和保护。
五是推广生态养殖。继续对威海湾等海湾进行清理,减少传统网箱数量,降低近岸海域的养殖密度,大力推广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海珍品底播增值等生态养殖模式,促进养殖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乳山乳山湾水产养殖区顺利进入国家生态养殖示范区预选名单。

2006年7月14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