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人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国度。“十一”长假结束的第一天,我们一行四人便踏上了旅程,目的地是近邻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
飞机掠过田野和大海,不一会儿,就到了降落的时候。从舷窗向下看去,我发现田里的麦垛出奇地整齐,像站在广场上的士兵,横看一条线,竖看也是一条线。“秩序”这个词从那一刻突然冒了出来,成为我对朝鲜的第一印象:无论是麦垛、农田、房屋、人,还是活动、舞蹈,都是遵守秩序的。
因为正赶上朝鲜劳动党60周年大庆,整个平壤市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红旗飘飘,写着庆祝标语的横幅到处可见。入夜之后,主要街道的两旁,都挂满了彩灯。散步来到大同江边,可以看到对岸的“主体思想塔”倒映在江水中,和五一体育场里的烟花遥相呼应,真真一个美景!
隐约传来歌声,我第一个跑了过去。桥的那一端,临江的小广场上,正围了一群当地市民,有打鼓的,有唱歌的,其余的都抖着肩膀在跳舞,那兴致和北京胡同里的京剧票友一般无二,很可爱。朝鲜朋友告诉我,他们唱的是一些朝鲜民歌,内容有思念亲人的,也有庆祝丰收的,我们听不懂,却也摇头晃脑地跟着哼哼起来。
锦绣山纪念堂
这是一个肃穆的地方,除了浓郁灿烂的美人蕉和随风飘扬的旗帜,都是灰白色的。这是一个清幽的地方,除了排着长队的人们和悠哉游哉的白天鹅,碧水蓝天,万里长空都是安静的。这里,锦绣山纪念堂,是朝鲜人民心中的圣地,曾经是金日成主席生前办公的地方,如今成为所有爱戴他的朝鲜人民寄托思念之所在。
在朝鲜所见到的建筑物,大都恢宏大气,其中,锦绣山纪念堂应为之最。纪念堂位于平壤郊外,以雄鹰展翅之势,环抱广场,面对青山,四周清流泛波,肃穆中透着安祥的生机。一大早赶来瞻仰领袖遗容的,除了朝鲜群众,还有像我们这样的外国人,大家都静悄悄的,生怕破坏了这里的安宁。
进入纪念堂的核心部分,是旧时金日成主席的办公室,现在改为他老人家长眠的瞻仰厅,四周的窗户都已经封死,人群鱼贯而入,在水晶棺前驻足,鞠躬。悲痛的音乐,清冷的空气,暗红色的灯光,神情庄严的人民军战士,流着泪的朝鲜老人,鲜花簇拥的水晶棺中,那位为理想而毕生战斗的勇士得到了人们最崇高的敬意。
阿里郎
我们到朝鲜访问的一周,有幸参与了一系列精彩的庆祝活动。在著名的“五一体育场”,我们观看了大型团体操文艺表演《阿里郎》。
从2002年创作完成开始就备受世人关注的《阿里郎》,是以朝鲜传统民谣为主题,集朝鲜的名曲和民族舞蹈、艺术体操和杂技、动人的美术背景、现代化设备和照明为一体,展现出一幅朝鲜民族的发展史画。这个以顽强而著称的民族经过了艰难曲折的磨难,守护着自己的尊严,最终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阿里郎》由10多万名青少年学生和艺术家联袂登台献艺,整场表演气势恢弘,蔚为壮观。“五一体育场”总共能容纳15万人,光是在主席台对面的背景板就由5万名中学生举牌拼接而成。这背景板的变换速度超出想象的快,“刷刷”,一秒钟换好几次。除了快,换板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的,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里后外,八方呼应,比幻灯片还强!
《阿里郎》共有序幕、尾声等6章13景,体操、乐曲、舞蹈、杂技轮番上场,井然有序,节奏紧凑,主题鲜明,灯光、布景变幻奇妙,营造出一幕幕极具感染力和震撼力的壮丽场面。每一幕都有千人上场,用背景板的变化刚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对面,舞台就换了另一番场面。
站在历史上
“普韦布洛号”是1968年在朝鲜水域被朝海军俘获的美国间谍船,隶属于美国海军情报署,总排水量为906吨,全长53.8米,配备有大量先进的侦察设备,是美海军当时最先进的侦察船之一。现今它就停靠在平壤市大同江港口内,作为朝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游客开放。
带着我们参观“普韦布洛号”的老船长,当年还只是一个小兵班长,如今已是华发丛生。一身笔挺的戎装,古铜色的脸庞在白色的军帽下透着庄严和自豪。介绍起曾经惊心动魄的战事,老船长格外骄傲,有些混浊的眼睛里闪动着光芒。
大同江另一侧,是平壤现代化的居民区,白色的建筑群在蓝天碧水的映衬下透出一片恬静、祥和。历史的光影,就在这一水之隔已成两世。站在船尾的甲板,江面的风徐徐拂过,我试着从机关枪的瞄准镜里寻找一些历史的痕迹,有些沉重,有些模糊。我们惊叹于时间的流逝,我们深思于历史的变迁,我们感慨人生的短暂,我们也将书写出一段新的历史。
清水妙香
驱车一个半小时,我们从平壤来到位于朝鲜西北部平安南道、平安北道、慈江道交界处的妙香山。光是听说这山的名字,早已经让我浮想翩翩了,更何况,朝鲜朋友还给我们特意安排了一顿烤肉野餐,想一想,这真是一个山美水美饭菜美的逍遥日子!
果不其然,是座好山!方圆128公里,绵延起伏,层林交错,映着蓝天,配着白云,披着流水,衬着小风,一步一景,让人的心,一下子放开了。来野餐的人不少,多是一大家子,每个人都笑意盈盈。我们选了一块山涧中较为平坦阴凉的地方,开始张罗。红彤彤的泡菜和啤酒都放在泉水里冰着,烤肉是事先在家里腌制好的,满满三大盆,还有各色的小菜,寿司,铺满了一整块床单。
炊烟在山谷里升起,香味弥漫,人们唱起一首首欢乐的歌,我想,那一定是赞美自己祖国大好风光的歌。偶尔惊起的一群飞鸟,掠过山顶,又在红叶中盘旋落定,该不是我们扰了鸟儿的清静吧?碧绿通透的泉水,宛如曼妙的青衣少女,从山顶蹦蹦跳跳地走下来,在我们身边驻足凝望。我选了一片最完美的澄黄树叶,交到她的手上,她才莞尔一笑,眨眨眼睛离开......
西海水闸
西海水闸是为拦截朝鲜西海大同江入口处20多里无边大海而修建的,长8公里,有3间闸室、36个闸门、3条鱼路,还建有数座纪念碑。水闸可以储藏数十亿立方米的淡水,既可以灌溉平安南道和黄海南道开垦的约10万公顷的农田,又解决了大同江下游地区城市和村庄的饮用水,还用于供应南浦、大安等工业地区的工业用水。修建西海水闸完全凭借了朝鲜人民自己的力量,肩拉背扛,众志成城,仅用了5年的时间,于1986年6月竣工。
亦如平壤,这里的天也是晴朗得出奇。海面和天空,完全是连在一起的蓝宝石,一深一浅,一唱一和,云也逍遥,鱼也逍遥。海滩上到处是不知冲刷了多少年的卵石,小水坑里竟也是一方清幽世界,有小小的螃蟹,小小的鱼,小小的螺丝,小小的海草。
再见,平壤
千里马是平壤的标志性建筑,象征着朝鲜人民为早日恢复祖国解放战争时期被破坏的国家,以千里马的气势继续革命和前进,代表了朝鲜人民的英雄气概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告别平壤是在清晨。离开宾馆的时候,天刚蒙蒙亮,有些薄雾,这个城市还没完全醒来。从千里马的铜像下经过的时候,我最后看了一眼这腾飞的民族化身,在清冷的秋天里更显得不屈,像极了朝鲜民族顽强、勤奋的个性。
再见了,平壤!带着友情,带着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