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金汝 沾化蓝色经济区建设专题访谈

来源:于晓燕   发布时间:2015-05-21 00:41:10 

沾化蓝色经济区建设专题访谈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很荣幸的有请到了中国海监沾化县大队大队长、海洋综合管理站站长吕金汝同志。吕站长,您好。

吕金汝:你好。网友好。

主持人:今天吕站长将为我们大家介绍一下沾化区域经济的情况,罗局长是这样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省视察工作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请问沾化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吕金汝: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区域特色和海洋资源优势,以北海新区为核心,以沾化沿海为前沿,以沿海资源要素为依托,突出重点区域、优势产业、重大项目,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促进蓝色经济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相融合,与环渤海经济圈、天津滨海新区、济南都市圈发展相融合,积极构筑海洋特色鲜明、产业素质优良、带动能力较强的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带,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要的增长极。

主持人:沾化县蓝色经济区建设是怎样部署的?

吕金汝: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沾化县海洋与渔业局组织编制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沾化发展规划》(2010-2020),以进一步明确今后一段时期我县蓝色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培育优势产业,落实政策措施,指导全县蓝色(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主持人:请问这个规划期限是多长时间?

吕金汝:规划基础年为2009年,规划目标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到2015年,第二阶段到2020年。

主持人:您能为网友们简单的介绍一个沾化的区域概况吗?

吕金汝:沾化县地处山东省北部,渤海湾南岸,黄河三角洲腹地,西与无棣、阳信两县相邻,南接滨城区,东部与东营市利津县、河口区接壤,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蓝色半岛经济区建设的主战场之一。全县总面积2114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62.6公里,近海海域面积176.9万亩,淤涨型海涂75.9万亩。

主持人:请问沾化县蓝色经济建设具有哪些发展优势是什么?

吕金汝:首先,区位优势。沾化处于省委提出的“一带、四点、四区”的关键部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前沿,滨州“北海新区”的核心位置,处于以天津滨海新区为核心、以曹妃甸工业区、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为“两翼”的“金三角经济带”上。独特的区位优势,使沾化成为环渤海经济圈、天津滨海新区和山东半岛城市圈三大经济区的联结地带。截止2008年底,沾化县现有干线公路总里程211.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6.3公里(津汕高速公路14.1公里、荣乌高速42.2公里),国道205线20.3公里,省道134.8公里(东滨路25.3公里、孤滨路44.1公里、永馆路47.1公里、新海路18.3公里);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982.3公里,其中县道192公里,乡道202公里。徒骇河航道疏浚工程全面启动。沾化一级渔港(国家级)今年5月底投入使用。富国新港改建工程顺利完工。滨州港东港43000吨级码头整体配套工程建设快速推进,徒骇河3000吨至5000吨级港口群建设开始破题。滨港铁路一期工程全线贯通。沾化火车站已经落成,并达到运营条件。滨州大高通用机场南连205国道,西距津汕高速仅1.3公里,北靠荣乌高速,东临滨港铁路和黄(河北黄骅)大(山东寿光大家洼)铁路(在建),交通便利。其次是海洋资源丰富。沾化县平原面积大,海岸线长,潮汐能、潮流能、海流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等各种海洋能资源十分丰富。地热、石油、天然气、地下卤水、贝壳砂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是胜利油田的重要采油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胜利油田勘探开发已由我县内陆向北部沿海扩展,沿海及近海区域成为油田增产、增储的主要基地。

主持人:什么是港口经济,沾化县发展港口经济具有哪些优势?

吕金汝:港口经济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港航、临港工业、商贸、旅游等相关产业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区域经济。作为本地区与外界物资和信息交换的重要载体,港口经济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港口经济从空间上看是一个区域概念,从产业上看是一个诸多产业的集体概念。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说,港口经济是利用港口优势所形成的区域经济。优越的区位优势使其所涉及的地域包括了港口区,也包括了依托港口而发展的区域。因此,港口经济是利用港口的节点区域优势,以港口为窗口,以临港区域为中心,以一定的腹地为依托,与港口密切相关的经济。沾化县拥有海岸线162.6公里,为港口、码头建设及临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保障支撑。滨州港是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唯一的、最近的出海通道。沾化国家级一级渔港今年5月底投入使用,码头岸线480米,12个泊位;沾化县现有富国港、富国新港、滨州港大堡作业区、盐业专用码头四个港口,9个泊位,泊位总长度439米,其中200吨级泊位5个,1000吨级泊位3个,3000吨泊位1个,设计港口年综合能力183万吨。2008年完成港口吞吐量30万吨,2009年完成港口吞吐量35万吨。

主持人:沾化县的海域资源和海洋生态系统又是怎样的呢?

吕金汝:沾化县海岸带地势平缓,有套尔河、洼拉沟、湾湾沟、挑河等海河,浅海等深线与海岸平行,水深一般小于20米,海底坡度在1/2000米左右,潮间带地势平缓,面积广阔。全县浅海面积约176.9万亩,可养面积110万亩,占62%;淤涨型海涂75.9万亩,可养面积60万亩,占79%;盐碱荒洼地12.7万亩,可养面积12万亩,占94%;淡水水面7.6万亩,可养水面6万亩,占79%。沾化的海洋生态系统非常独特。根据调查和有关资料记载表明,区内共有植物74198301种,以草本植物为主。沾化县属典型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县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调查,区内湿地鸟类有17246种,其中留鸟32种,夏候鸟62种,冬候鸟27种,旅鸟125种,有海洋浮游动物、海洋底栖动物、潮间带动物、海洋鱼类等共计154目,521科,1268种。丰富的生物资源为大规模发展海淡水养殖业、开展动植物良种繁育、培育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为多层次推进保护开发建设提供了广阔空间。

主持人:沾化县初具规模的海洋产业有哪些?

吕金汝:海洋渔业、交通运输、船舶制造、滨海旅游等传统产业稳定发展,风力发电、盐及盐化工产业初具规模,海洋产业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已有滨州海洋化工、海明化工、滨化海源盐化、明珠氯碱等28家盐及盐化工企业落户沾化。产品包括原盐、溴素、烧碱、氯气、环氧氯丙烷等多个系列。2008年全县原盐总产70万吨,溴素2500吨,该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20.6亿元,实现利税1.25亿元。风电项目投资逐渐升温,已有国华瑞丰、京能、华能、大唐新能源、浙大网新、亚洲UPC、国电龙源、国电山东电力等大型风电公司来沾化投资或开展测风工作。临港工业区建设初步形成了电力能源、油盐化工、高新技术、冶金建材等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还有很多问题就不能给大家一一解答了。非常感谢吕站长做客海洋财富网访谈节目,也感谢各位网友关注。本期访谈到此结束,再会。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