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美国《华盛顿观察》2010年第9期载文《胡奥握手言和,核峰会中美俄将扮三剑客》,文章说,中国在
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最近重上「过山车」的动荡旧辄,这些问题包括奥巴马政府对台64亿美元的军售以及北京随即作出的强硬反应,奥巴马会晤达赖喇嘛让已经吃紧的中美关系继续雪上加霜,另外两国在贸易、中国的互联网审查以及人民币币值等问题上的冲突掀起奥巴马上台之后中美关系最为冰冻的霜期。虽然中美政府通过各种非官方渠道递送「冷而不僵」的信息,然而到底这些私底下的缓和信息对于双方官方政策有多少影响仍是猜测。
胡主席最终宣布参加这次峰会,无疑是作出姿态,表明中国将配合奥巴马总统的国际政治议程。归根结底,奥巴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是因为自身对于消灭核武器的信念以及可能在未来在「零核」运动的贡献。换句话说,如果胡主席不出席这次峰会,无疑是给奥巴马总统扇了一记个人耳光。
中国一直迟迟不宣布胡是否出席核峰会也许另一个现实考量是给美国财政部在人民币问题进行政治施压。如果胡主席出席核峰会,在中美战略关系如此吃紧的情况下,美国财政部再发表报告指责北京操纵人民币,那将让中美关系落入新的漩涡―对于中国来讲,这将是个人化的政治举动,一个重要的「面子」问题,而中国明白美国也清楚这一点。
美国财政部本来定于四月中旬发表报告确定中国是否操控汇率,然而,华盛顿内部人士普遍估计这一决定至少会被延迟到夏天之后作出,如果不是立即被否的话。
美国总统奥巴马2月初曾誓言要在执行贸易规则方面对中国更加强硬,以确保中国对美国开放市场,甚至保证说五年内把美国的出口增加一倍。奥巴马的讲话显然是对美国国会反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声浪越来越大作出的反应。然而,此一时彼一时,当时美国经济复苏正处于一种极为不确定的状态,而奥巴马因为医保改革伤透脑筋,需要民意支持,很难不从中国开刀,中美的严重经济摩擦即成必然。当然,美国九月份即将举行国会中期选举,民主党态势不佳,最近的民调也显示,美国选民目前最为关心的是就业问题,奥巴马对于中国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的压力虽有所缓解,但是不会有根本性的放松。
奥巴马曾说,「如果我们向亚洲的出口只增加了1个百分点,哪里怕只有一点点,这便意味着将会在美国这里出现几十万,几百万个就业机会。」「而且这是很容易就可以办到的。」
中美在经济问题上的「肉搏」今年势必会继续。对于奥巴马来说,医保的首战告捷意味着政治生命的起死回生,现在可以腾出手来解决就业疲软以及重提外交政策议程。核裁军正在给美俄的战略关系进行重新定位,而美俄在零核问题上的战略性合作将给北京带来一个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那就是中国在零核问题上的真正姿态是什么?这不仅是战略层面中美关系走向的风向标之一,也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中国对于自身国际地位的自我估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