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镇遇见海

来源:舟山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0:48:02 

曾经听到过一位研究古镇历史的老师诉说岱山东沙角。说它曾经的繁华和后来的没落。就如同一个时代的兴起和最后的衰败。现在的东沙角,只留下一个沧桑而平静的轮廓。
在转角,有一片海。也许,东沙角的味道,就在异于其他江南小镇的别致。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它。或者说,很难只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它。
东沙角曾经是一个盛极一时的渔镇。清末民国那些年,因为转角的那片海,和那时还有许多许多的大黄鱼,无数的渔人和商人聚集在此。在诗人刘梦兰笔下的《蓬莱十景》中,有一个“横街渔市”,那个“景”,说的就是那时那事。因为沿海地区的商人齐聚,于是这里有了南来北往各式各样的商号,他们在这里做完鱼货交易,也会停留下来歇歇脚,喝个小酒,听个小曲,兴致来了顺便小赌怡情一下。因此,不过百里的小镇,酒铺客栈杂货店,密密麻麻地排叠,热闹得很。只是后来,这个地方慢慢地没落了。
就是这样一个角落,斜斜地依靠在大海边上,空气中隐隐有一丝咸涩的味道。从进入古镇,就有一块块被时间摩挲而过的青石板在脚下延伸成一条街。两边是有些年份的旧式建筑,灰白墙上略有些泛黄的春联还残留在墙上,还能依稀看出几个平安幸福的字眼。偶尔也会有一些大户人家的屋面在某个极其狭窄的小巷极其惊艳地若隐若现,看得出曾经背负过的历史,和那些年曾经显现过的荣耀。
东沙角不是很大,走着走着,也许就走到了古镇的某个边缘,于是,便能看见那片海。海岸线蜿蜒曲折,边上是很早就有的小岙渔村,居住的都是早期就开始靠捕鱼为生的渔民。沿着海岸线走,体会一下左手是海、右手是山的境地。可以试着寻找一下传说中的“泗洲堂渡”。这只是一个渡口,只是早已不复存在。在早年一个日本和尚的手记中,曾提到来中国五台山求佛,途中就曾停靠东沙角的泗洲堂渡,参拜泗洲大帝。手记中记载:“船头等下陆,参泗洲大师堂。山顶有堂,以石为四面壁,僧伽和尚木像数体坐,往还船人常参拜处也。 ”那时的东沙角,出入都只有这么一个渡口,甚至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站点,如此遗迹,难能可贵。如果还要再试着追溯,可以试着寻找一下千年前东渡的徐福踏上海岸的那一个脚印。看看有没有偌大的船队,和千余个童男童女,前来探究东海蓬莱,神仙之地。有人说,徐福来过。也有人说,徐福不曾来过。不管真相如何,这千年前的繁华,总有了纵观古今的线索。
东沙角的繁华也许只停留在某个旧时手书的角落,被只字片语地带过,也许从祖祖辈辈的记忆中传承。不得不说,现在的东沙角有些不大一样了,繁华落尽后的平静,热闹喧嚣后的淡泊,不会再有人说她像谁,只是在岱衢洋的拥抱中,伫立着。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