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在45年的发展道路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海洋工作者。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我们不会忘记,那些可亲可敬的老 “海洋人”我们更不会忘记,让我们寻着他们的足迹,去了解他们的心声。
陈培德,1967年毕业于大连海军指挥学校,之后到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工作,曾任“实践”号科考船船长,1983年任东海分局副局长,1992年出任局长一职。他将毕生的心血倾注在我国的海洋事业中,用他的话说:“作为一个老海洋工作者,我见证了东海分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每每回想起那段难忘的岁月,他的心中、他的脑海里涌现出的总是这句话: “艰苦创业的情景永远不会忘记,艰苦创业的精神要继续发扬下去”。
陈培德还清晰记得从海校毕业刚跨入海洋局的时候,那还是东海分局的建局初期,自己还是个毛头小伙,非常年轻,对海洋工作充满了期待与热忱,然而当时创业的种种艰辛并不是现在的年轻人都能够想象并经受得住的。老一辈 “海洋人”不怕苦、不畏难的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他,支撑着他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奋斗在海洋第一线。在当时,海洋局的主要任务是海洋调查与海洋监测,使用的工具是渔船,船上也没有什么先进的测量设备,而海洋局对调查的质量要求却很高,这对于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陈培德告诉记者: “当时我们从海校毕业的7名同志在4条船上执行航海保障工作,我们运用从学校学习到的知识,使用最原始、简陋的工具,完全依靠人工操作,完成了许多艰巨的工作任务,这磨练了我的意志,也为我今后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的讲述令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东海分局建局初期艰苦创业的情景给记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对于陈培德来说,虽然事隔多年,但当时的一幕幕情景还历历在目,他告诉记者: “虽然现在我们的国家富强了,海洋事业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那段艰苦创业的历史永远不会忘记,艰苦创业的精神要继续发扬下去。”
作为 “实践”号船的船长,有责任、有义务确保它的航行安全和调查任务的圆满完成,哪怕24小时未曾合眼……
“实践”号船是东海分局成立以来执行任务最多的一艘科学考察船,也是一艘赫赫有名的功勋船。在向我们讲述那段出任 “实践”号船船长经历时,陈培德流露出了无比的自豪与骄傲。他告诉我们, “实践”号船1968年出厂,曾为我国的海洋调查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作为我国第一艘海洋科学考察船,除了相继完成我国近海、中海一系列海洋调查任务外,它还执行了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国际海洋合作调查和出访任务。
当年,陈培德任 “实践”号船的船长,周志祥任 “实践”号船政委。作为 “实践”号船的船长,陈培德深知自己肩头担子的重量和责任,他对我们说: “我有责任、有义务确保它的航行安全和调查任务的圆满完成,24小时未曾合眼是常有的事情,要把全部精力集中到船上,哪怕是睡觉,绷紧的神经也放松不了,要随时留意航情,随时准备投入工作。”面对不可预知的海上各种突发情况,要尽可能事先做好准备,才能沉着应对,妥善处置。他说,遇到气旋是一件可怕且常有的事情,因为气旋的爆发力很强,在一个小范围内,它强大的风力能对船造成极大的伤害。记得有一次, “实践”号船突遇强气旋,风力9级以上,这是相当危险的,船上每个人都很紧张。究竟怎么航行才能安全脱险,冲出气旋,陈培德实在没有十分的把握,“如果走得不好,航向掌握不准,机动不当,完全可能造成船舱进水或倾覆的可能,后果将十分严重”,时隔多年,陈培德谈起此事还有些后怕。但作为船长,他不能慌乱,凭借着多年的航海经验,驾船 “左右逢源、前后磨蹭”,在海上与强气旋周旋了一天多的时间。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随着气旋慢慢减弱, “实践”号船终于冲出气旋,化险为夷。
乘着改革开放东风,海洋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东海分局职能逐渐向海洋管理与海洋服务转变。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为适应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东海分局的职能从为国防军队服务为主转向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主,在继续承担海洋调查和监测观测任务的同时,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中期 《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东海分局开始了以海洋倾倒区选划、废弃物海上倾倒为内容的海洋管理。陈培德介绍说,那个时期,近中海海洋调查、中日黑潮调查、大洋锰结核调查和南极建站科考任务接踵而来, “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的任务依然繁重,但海洋管理、海洋执法和海洋服务这些以往不曾遇到的工作也摆在了面前,开始了向海洋综合管理的艰难探寻与努力。
记者从东海分局大事记中也得到印证:调查船更名为海监船;组建海洋管区、海洋监察站;海监船、海监飞机海上巡航监视;签发首张海洋倾倒许可证、开出首张罚单;海洋预报上了电视,预报服务走向社会;开展为港口码头建设服务的外高桥码头水文泥沙同步调查等。然而, “转身”的过程是艰难的。记者了解到,一方面,由于海洋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刚刚开始;另一方面,大家的思想认识、能力水平还跟不上,各方面的条件也很不适应,如何开展海洋管理、海洋执法和海洋服务都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总结提高。那时,不仅在海洋管理上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和困难,而且职工收入与地方的差距不断扩大,工作经费严重短缺,东海分局就这样经历了一段体制改革、职能转变的阵痛期。
“好在这一幕已经翻过,在国家海洋局党组的领导下,在后任几届分局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经过分局广大干部职工的奋力爬坡、开拓进取,东海分局步入了建局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陈培德高兴地说: “每当看到分局的发展进步,看到大家的工作条件、工资收入得到改善,海洋工作的地位不断提高,海洋事业蒸蒸日上,我就非常高兴。”
努力把海洋大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既是国家发展战略所要求的,也是人民所期待的,更是海洋工作者的责任与追求。
在此次采访中,我们无时无刻地不在感受到,作为一名老海洋工作者,陈培德对大海的深深眷恋和对海洋工作的无比热爱。他多次谈到这45年来东海分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中,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作为正在崛起的中华民族的海洋工作者,还要清醒地看到与发达海洋强国间的差距,认识到新形势下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关于对新时期海洋工作的期望,作为一名老海洋工作者,陈培德认为,第一,海洋管理仍然是东海分局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无论从国家新近赋予分局的新职责,还是国家法律法规授予的行政管理权限来看,新时期的东海分局还需要从体制机制、队伍建设、管理措施、方式方法、强度效率等方面,加强海洋综合管理,为东部沿海率先发展提供保障服务;第二,在国家新一轮发展中,要更好地参与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为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多做工作,使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更大的比重,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为国家解决资源能源短缺和生态环境压力作出贡献,东海分局还要在为国家和地方海洋工作提供科技支撑、促进科技进步方面有所作为;第三,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要组织实施好东海定期维权巡航,及时发现侵权行为,采取有力措施维护好国家海洋权益;第四,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和人口、产业向沿海转移聚集,海洋灾害问题日益突出,对国家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危害,东海分局要重视海洋观测预报系统建设,做好海洋环境预报和海洋灾害预警报工作,为有效做好海洋防灾减灾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工作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