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英国路透社
从曼谷到东京,(亚洲各国)决策者对路透社表示,不愿意就货币问题挑战中国。在北京面临来自美国、欧元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的压力之际,他们要给北京一个外交喘息空间。
自2008年中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保持在6.83。但自2009年3月经济复苏开始以来,不断增长的资本流入已将其他亚洲国家货币推高了7%到27%。这使中国出口商们比其竞争对手占据了优势,也让各国政策制定者联起手来,被迫介入市场以使本国货币走弱。
上周分别受访的亚洲各国官员,都对人民币政策保持缄默,即使在匿名条件下也不愿谈论,保持了他们在亚洲一贯遵循的不干涉做法。他们也对越来越紧密的对华贸易和外交关系感到担忧,这种关系已变得具有战略重要性。
“以前我们说美国打喷嚏,日本就会感冒。现在中国打喷嚏时,日本就感冒。日本的经济已变得更加依赖中国的增长”,一名从事金融外交的日本政府高官对路透社说。这名官员说,日本1/3的海外生产在中国,因此容易受到那里成本上升的影响。日本对中国资产价格上升迹象的忧虑与日俱增,但他们不愿公开讨论这个问题,“我们认为没必要告诉中国他们的问题是什么,因为他们自己完全意识到了。”
日本的对华出口增长今年2月份达到55%,是对美国出口增长的3倍多。这就是(亚洲国家)决策者们不愿搅乱现状的动力。
“决策者们可能自问,当中国正成为亚洲出口的需求来源之时,我们真需要像美国那样惹恼中国,然后招来各种报复行动吗?”新加坡的苏格兰皇家银行亚洲经济学家桑杰?马瑟如是说。美国前财政官员大卫?马尔福德认为,中国的汇率问题已被美国政府搞得过于政治化,因此亚洲其他国家不想卷入其中。
韩国则公开支持中国的货币立场,称快速升值在经济上是危险的。一名高级别财政官员称,韩国对中国的固定汇率没什么意见,而且考虑到人民币快速升值将导致工厂关门、工人失业并引起社会动荡,还对中国感到同情。
印度———不像韩日那样依赖出口———的高官们表示,他们对向北京施压能否成功没有信心,一名负责货币政策的官员说:“如果美国都无法令中国改变立场,我认为印度也不会有什么进展。”
眼下,亚洲各国政府,尤其是那些依靠出口的,已经决定(自己)吸收不断走强的本国货币所带来的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