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英国《金融时报》
美中彼此依赖是基于经贸关系,今后数十年这种经贸往来还将继续。但新一轮的正逐渐显现,危险性甚至可能大于冷战。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已没有另一堵柏林墙,美中任何一方震荡彼此都不能幸免。美中关系的摩擦点一长串,也有其他新出现的冲突。这些问题只是表现出来的一些征兆,大多数观察家尚未料到美中关系病变之重。老实说,北京不再认为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共产党的生存不可或缺。中国开始考虑逐渐转变其全球战略,如今正不动声色地着手在政治和经济上与美国“脱钩”,尽管这绝非易事。
这种反思始于(西方)金融危机导致数以百万中国人失业的2009年初。这股冲击动摇了北京的许多基本看法。最重要的是,此前中国的增长一直与西方“挂钩”,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靠的是大量出口。这种战略持续了20年,但现在行将终结。无论是去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还是上月对美宣布对台湾售武及奥巴马见达赖喇嘛的激烈反应,中国的新立场均可略窥一二。
这种转变也可见于今后的经济改革。种种迹象显示,中国希望经济增长更多依赖日益扩大的消费群。一些中国官员预测北京可在5年内建成真正的消费经济,但这一过程不会这么快。更重要的是,中国认为面对金融风暴表现出的适应力,证明了中国制度之正确。于是打造国家品牌的努力开始加强,而跨国公司公开谴责中国偏向本土公司。
这种转变也见于国际上。近期中国不会对美构成军事挑战,但它有志于在亚洲扩大影响,并把生意做到天涯海角,这为其军事计划增添了新动力。此外,力量对比的大转移很可能刺激中国鹰派主张在朝鲜等地加大对美国施压的抵制。
美国该怎么办?这在政治上十分棘手。中国曾把美国视为它崛起不可或缺的条件。不再如此了。华盛顿必须加力推动可持续、紧密相连的全球复苏,同时避免对中国在美贸易和投资设置不合理障碍。在与中国就外交和经济关键问题接触时,美国必须拉立场相同的国家加入。避免贸易战至关重要,因为贸易战会促使中国愈加考虑与美国脱钩。
如今,北京认为保持低调的日子已结束。为此,西方必须做出明智、坚决反应,否则不起眼的摩擦会迅速恶化,破坏性会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