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峻的发展现实和格局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山东的发展环境、发展模式和目标
路径的选择。要确立集成创新战略思维来求解,通过全面创新重构发展新优势。
□ 郑贵斌
山东发展同全国一样,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但又面临着重大发展挑战。当今山东经济已步入工业化中后期、城镇化加速期、市场化完善期、国际化拓展期,整个发展正处于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努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崭新阶段上。山东面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周边区域经济挤压以及长期积累迄今尚未彻底解决的发展难题,面对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课题,各方面对发展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的改观和提升有更大的期待,矛盾与挑战是前所未有的:
一是区域发展的新环境。山东的区位特点是典型的海陆复合区域,以大海为伴,与蓝色共生,约14 万多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几乎与陆地面积相等,海洋是山东的重要国土要素资源,海陆一体,统筹发展是山东发展战略立足点。近几年来,全国特别是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弱势板块结构的重组或重新洗牌,使各地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了一体化合作发展步伐。新的区域经济发展强势板块的出现,使山东经济所面临的“挤压”作用更加明显,竞争发展的态势异常严峻。
二是发展条件的重大制约。作为一个尚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经济总量大省、人口大省、外向度比较高的沿海较发达省份,经济增长长期靠投资、出口拉动的惯性很大。世界金融危机加速了战略利益和区域格局的调整和变革,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受限,综合竞争实力减弱,发展后劲不足已经显现。山东城乡差距较大,地方财政收入远远不能满足公共产品支出的需要,人均财政可支配财力远远低于发达省份。收入偏低的情况,导致消费拉动经济的作用不足。加快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综合竞争实力减弱已经显现。
三是转方式调结构的艰巨性。山东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远未根本解决,经济结构的现代化水平较低。产业结构方面,一、二产业比重大,三产比重小,就业比重低;社会资本结构中,国有或国有控股资本比重高,民营经济不够发达;经济发展布局中,区域经济、城乡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环保方面,尽管已经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并收到了超出全国平均水平的绩效,但节能降耗减排任务依然艰巨。资源要素结构中,高端人才比较缺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环境亟待优化
严峻的发展现实和格局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山东的发展环境、发展模式和目标路径的选择,理智的选择是化解矛盾,确立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富民强省的理念,做到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使山东经济步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良性轨道。
挑战就是动力。山东发展的诸多矛盾表明,山东步入发展新阶段,面对新的发展环境,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集成创新战略思维来求解,通过全面创新重构发展新优势,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
观念创新:通过换脑筋,构建转方式调结构创新发展的新的思想基础。科学发展观,内容博大精深,其根本要点揭示的发展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民生为本;发展的理性取向是尊重规律,理性发展。必须用全局的观念来确立山东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历史方位,用富民强省的全新思维来破解科学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用全球视野来谋划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用全面的相互联系的观点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要把思想观念切实转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轨道上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各地的经验,必须树立质量、效益观念,从片面追求总量和速度的发展中解放出来;必须全面把握发展的综合价值取向,树立人均意识,从单一“总量”的价值选择取向中解放出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重物轻人”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必须确立后工业文明理念,面向世界、面向知识文明,从传统工业文明理念中解放出来;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从过分依赖地缘自然资源优势及习惯于在本行政区域配置资源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必须树立面对现实,科学务实精神,从经验主义观念中解放出来。
目标创新:把握科学发展的大趋势,立足省情特点,以科学的目标定位和正确路径来引领推动山东发展,是山东发展新阶段的科学选择。虽然GDP 依然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基本的综合的指标,但要从传统的盲目的片面的 GDP中解放出来,从粗放型的发展路径中解放出来,创新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实现由传统发展轨道向科学发展轨道的战略性转变。要谋求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的发展模式:即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模式,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相统一的模式,民生不断改善、具有强大内生动力的发展模式,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模式。要实施好经济文化强省战略,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富民是强省的目的,也是强省的重要条件。这是遵循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规律、顺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大趋势的重大选择,体现了新的发展模式要求,这条新路要坚定地走下去。
区域创新:按照海陆一体化,实施海陆统筹,应加大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等重点区域的发展谋划,切实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要科学开发海洋资源,还要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实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创新发展。立足于新一轮国际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尽快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特色新兴产业。要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能力。也要通过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的资源配置与支持,使蓝色经济区、黄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资源互补和产业互动,以海带陆,协调发展,打造我省以海洋经济为显著特征和以黄河口生态经济为特色的崭新区域经济增长极,为山东发展注入新动力。
制度创新:实现山东经济创新发展,还要优化开放开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积极培育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山东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事关重大,事关全局,既要落实到每个地区,落实到各条战线的具体工作中,又要创造一个把发展导入长期可持续发展轨道的优良制度环境。经验表明,经济发展长期潜力取决于文化、制度环境和人力资本。应着力加强文化、制度环境建设,加强人力资本的积累与培育。在这方面,山东发展仍面临着一些体制性机制性制约。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实现富民强省,必须在文化、制度环境创新上有新的突破,努力深化以市场为导向的各项改革,切实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率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以支撑富民强省的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