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行经苹果树林下,连绵的白花拱形天盖发出沁人幽香,天盖尽头呈现七彩绚烂的晚霞,紫色暮霭笼罩着大地……”加拿大著名女作家露西•蒙哥马利(Lucy M. Montgomery)在其畅销书《清秀佳人》(Anne of Green Gables,也译为“绿屋的安妮”)中如此描述她的故乡爱德华王子岛。
爱德华王子岛一直是我梦想已久的世外桃源。2005年我读美国《国家地理•旅行家》杂志推荐的“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时,第一次“邂逅”爱德华王子岛,从此这个加拿大东部的滨海省份就深深印刻在我的心中,再也无法抹去。
四年中,我曾无数次幻想过自己来到爱德华王子岛,亲眼目睹被鲜花、谷仓、小溪和森林环抱的“安妮的绿屋”,在绿屋前的草坪上快乐地奔跑;或者站在安妮和她的挚友戴安娜曾经伫立的红褐色断崖前,黄昏中飘荡着紫色的雾,宁静而浪漫。
在那片赤红的泥土上,我想我会默念波兰诗人米沃什那首著名的诗:“如此幸福的一天/雾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蜂鸟停在忍冬花上/……/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记/想到故我今我同为一人并不使我难为情/在我身上没有痛苦/直起腰来,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今年8月飞到多伦多后,我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去圆自己多年的梦。
这里当然没有让我失望,甚至给予我很多惊喜。行在途中,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在眼前掠过:绛红的阡陌托起碧绿起伏的农田,一栋栋五颜六色的乡间别墅点缀其中,成群的牛羊徜徉在绿野之间……还有那高耸在海边岩石上的灯塔,静静地守候着天上的白云。
下了车,呼吸着新鲜空气,感觉空气中似乎都有阳光淡淡的的香味。
作为加拿大最小的省份,爱德华王子岛之所以拥有这样一个动人的名字,是因为它以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之子Prince Edward命名。我相信,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有一个不老的童话,因此仅仅是这个名字,就能引起很多人无限的遐想。
深邃的圣劳伦斯海湾和持续不断的潮汐,将形如新月的爱德华王子岛分割为三个几乎均等的部分:位于最东边的国王区(Kings)、位置居中的皇后区(Queens)以及西边的王子区(Prince)。这里人口稀少,平均每平方公里只分布着24人,其中多数人以种植马铃薯为生。
在品尝了一顿无比鲜美的龙虾大餐后,我们来到了爱德华王子岛国家公园中的凯文迪什(Cavendish),著名的“安妮的绿屋”就位于此。在这里,不得不赞叹文字的伟大魅力。正如亨利•梭罗让美国康科德的瓦尔登湖享有盛誉一样,露西•蒙哥马利为爱德华王子岛增添了美丽而迷人的色彩。
露西•蒙哥马利通过安妮这个经典的角色表达了自己对家园无限的深情和眷恋。
在观看根据原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时,我发现越到后来,安妮系列小说所表达的主题就和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Gone With The Wind》)越像。同样有残酷的战争,真挚感人的爱情,当然还有对故土的强烈依恋。正如爱德华王子岛是安妮永远的牵挂,塔拉庄园对斯佳丽来说,那里是她的根所在,当她手捧红土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力量。连《飘》中那句经典的台词“Tomorrow is another day”在蒙哥马利描写安妮的一系列小说中也有相似的表述。我在想,玛格丽特•米切尔是否仔细读过《清秀佳人》呢?
蒙哥马利曾在多伦多居住过若干年,但最终她还是回到故乡,葬在了爱德华王子岛。从此,她再也不会错过凯文迪什每天的日出和日落。
这里有紫色的雾霭、赤红的泥土和蔚蓝的大海。这里宛若仙境,这里接近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