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一艘远洋货轮的轮廓,从海天交接的地方慢慢显露,好像一座小岛渐渐浮出水面。在巨大的船腹中,也许满盛着石油,也许装载着武器,也许码放着一袋袋粮食。
突然,两个小小的白点出现在远洋货轮的背后,很快,以惊人的速度一点点逼近,眨眼间便到了眼前。这是两艘全副武装的摩托快艇,坐在上面的年轻人皮肤黝黑,面无表情。他们的腰上系着沿岸居民最流行的缠腰布,他们的手里握着令人生畏的AK-47自动步枪,有些人的肩膀上,
还扛着火箭发射器。快艇靠近了远洋货轮,带着铁钩的绳梯被巧妙而熟练地抛上货轮。这时,快艇上的年轻人端起手里的武器,象征性地朝天开了几枪,然后沿着绳梯依次爬上货轮的甲板。一个看起来像是头领的家伙,在船员的带领下查看货舱,迅速估算好这船货的价值,随即拨通船主的电话……
每年,大约有3万艘船从索马里一带海域经过,其中1/3是油轮。眼前的这一幕,平均每个月总会在索马里海域上演几次。
长长的索马里海岸线,成为过往船只的噩梦。海盗,这个一度濒临消亡、后来只存在于影视作品和传奇小说中的词,再一次从我们的记忆深处被搜罗出来。
古老而血腥的职业
公元前1350年,古希腊人在黏土碑上记录下他们的愤怒和无奈:“船舱里空空如也,行李也被洗劫一空。望着远去的帆影,我们无可奈何。”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被正式记载的海盗事件。
随后的3000多年里,从地中海到非洲东海岸,从加勒比海到马六甲海峡,海盗成为水手的梦魇。
海盗的历史有多长?没有人知道。历史学家认为,海盗的起源,是人类航海技术和商业交往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自然衍生的一种“职业”。
在《不列颠百科全书》里,海盗行为指的是“出于私人动机,未经国家授权,在不属于该国正常管辖范围之内的海上或空间所采取的任何抢劫或其他暴力行动”。
不过,这样规范齐整的概念,是国际法成熟之后的产物。在现实中,翻开一部“海盗史”,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代,海盗的身份和行为都有变化。甚至在特定的时代,在特定的国家,他们的行为可以被默许为“合法”。
16世纪中叶开始,加勒比海盗迎来了黄金年代。为了和西班牙争夺海上霸权,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向海盗颁发“特许状”,准许他们“合法”地劫掠往来于西印度群岛与欧洲之间的西班牙商船。这些手里攥着“特许状”的海盗被粉饰成“私掠船员”,指挥他们的“私掠船长”在为大英帝国作出
杰出贡献之后,甚至可以受封为爵士。这些拥有“爵士”头衔的海上冒险家,假如不幸落到西班牙国王的手上,都将在绞刑架上了结余生。最著名的一个“私掠
船长”威廉·基德爵士,就死在绞刑架上。关于“海盗基德”的传说,特别是他的神秘宝藏,一直是西方传奇小说热衷的话题。
头缠红巾、手举弯刀的加勒比海盗,借着政府的荫庇在海面上横行了一个多世纪之后,终于寿终正寝。18世纪初,美洲可供劫掠的黄金资源开始枯竭,海上霸权成功转移到大英帝国手中,血腥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步入尾声,野蛮的“丛林法则”开始被更“文明”的殖民地贸易代替。“旧式的海盗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英格兰的绅士们也就乐得把他们送上绞刑架。”大部分海盗获得政府宽恕后洗手不干,只有少数不识时务的家伙,仍然迷恋海上的自由生活。1717年,英国船长伍兹·罗杰斯受命出征,他在巴哈马港口新普罗维登斯设下圈套,广邀众海盗前来谈判。当海盗们稀里糊涂地钻进圈套之后,谈判变成了清剿。加勒比海重归平静,海盗也成了历史名词。
又见海盗
1981年,在巴哈马群岛,一艘船像幽灵一样在海面漂荡。船上看不见人影,船舷布满弹洞,甲板上血迹横流——这艘船上到底发生过什么?
事后查明,这艘名叫“卡利亚-Ⅲ”的船只,遭遇到4艘快艇的袭击,而“卡利亚-Ⅲ”的悲惨命运,再一次唤起
人们对海盗的可怕回忆。昔日的海上强盗又回来了!
打开世界地图,现代海盗的活动地点和过去几乎没有什么两样。西非海岸、索马里沿岸、红海及亚丁湾、孟加拉湾沿岸、马六甲海峡,被国际海事组织形容为海盗的“五大活动区域”。这些海域“盛产”海盗的主要原因,一是地理条件“优越”,二是其周边国家拥有适宜海盗发展的土壤。
以马六甲海峡为例。这条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黄金水道,长约1000公里,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由于水道狭窄,航运繁忙,船只经过此地必须减速慢行,从而为海盗“创造”了登船劫掠的机会。早在10年前,东南亚一带已经是海盗的天堂。根据国际海事组织的统计,1999年全世界共有285条船报告遭到海盗袭击,其中209起发生在东南亚海域。近年来,包括马六甲海峡在内的整个东南亚海域,发生的海盗袭击事件占全球总数的56%以上。
不过,最近几年,索马里海盗后来居上,索马里海域也夺走了“第一恐怖海域”的“美名”。
从1991年开始,索马里就长期陷入无政府状态,群雄并起,占地为王。这样的政治背景为海盗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索马里,能够成为海盗组织的一员,不但是年轻人养家糊口的好出路,也是通向财富的快捷通道。被GPS(全球定位系统)、AK-47自动步枪和火箭筒武装起来的索马里海盗,拥有丰富的海上劫掠经验,早就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出击、销赃和奖惩措施。在亚丁湾沿岸以及其他一些国家,他们有自己的眼线,负责通风报信,评估过往货轮的“油水”。在海上,他们在亚丁湾南北各布置一艘充做海上基地的“母船”,上面搭载数艘拥有强劲动力的摩托艇。
一旦锁定目标,摩托艇马上从“母船”上被放下,载着海盗呼 啸而去。摩托艇上的每个海盗,都有明确的分工。“1号首领是总指挥,2号首领掌握火箭筒。”
一个年轻的索马里海盗曾经向西方媒体透露他们的细节,“在第一次行动之前,我在训练营里接受过好几个星期的严格训练。”
据了解,海盗的训练科目包括武器的使用、海上登船的技巧以及严格的海上纪律。
联合打击
2008年6月和10月,联合国安理会相继通过第1816号和第1838号决议,授权外国军队在获
得索马里过渡政府允许并恪守国际法准则的情况下,进入索马里领海打击海盗。11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843号决议,决定对包括海盗和武器走私人员在内的所有破坏索马里和平与稳定的个人和实体进行制裁。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宣布派遣或准备派遣战舰前往索马里附近海域巡逻,参与“缉盗”。
链接:2008年12月26日,由“武汉”号、“海口”号导弹驱逐舰和“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从海南三亚出发,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