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洲大帝信仰

泗洲大帝信仰

来源:嵊泗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1:17:44 

嵊山岛上的泗洲堂(塘)地名,反映了岛上渔民及来嵊山一带渔场作业渔民的泗洲大帝信仰。而渔民的泗洲大帝信仰,又源于公元前668年至公元前512年这段时间内入浙的徐偃王。
浙江从西南山区到东南海隅,从浙北平原到史称“中国海山之尽处”的嵊山等前沿岛屿,几乎处处都有“徐偃王”的传说与遗迹。而嵊山岛的泗洲堂地名,也出自古徐国所在地“泗洲”。
从浙南到浙东沿海,即温岭——鄞县——舟山等地,可将徐偃王曾落脚过的城池串联成一线,这条沿海线上,活跃着众多以徐偃王为始祖的徐氏后代。而恰恰是这些地方的渔民,世世代代驾舟越洋赴嵊泗,和岛上土著渔民一起,开发建设了嵊山渔场,同时也把泗洲大帝信仰风俗传播到了嵊山等渔岛。因古徐国在泗洲,故先民们尊徐偃王为“泗洲大帝”。唐宋以来,沿海祀泗洲大帝之风颇盛,嵊山岛上泗洲堂(塘)岙名,应该说明浙南和浙东沿海渔民到嵊山渔场进行捕捞作业时,曾在此岛此岙面海山坡上,建过供奉泗洲大帝的庙堂,作为大家祈拜泗洲大帝的场所,以期得到泗洲大帝神灵庇护,人寿鱼丰,海陆平安。
此外,泗礁岛上青沙滩渔岙,也曾有泗洲殿。据传,青沙滩的泗洲殿是这样建起来的:清光绪年间,一个夏日,有一群渔家子弟小儿郎,在海滩上游泳戏耍。在潮头踩到一块蛋青色长圆形屋柱桑子石,就把此石从沙下起出,放到沙滩上,有一个渔家小囝尿急了,就冲着桑子石撒起来,不料这渔家小囝,傍晚时突然肚子疼起来,起初其父母家人以为是饮食不当,或是夏日在海滩上日晒久了中暑,想方设法治疗。可是办法用尽,小囝肚痛不减。
后经高人指点,是否小囝在野外戏耍,冲犯了哪一路海神、菩萨?次日,小囝父母问明小囝戏耍地点,来到沙滩上,看到了那块曾被其儿尿浇过的桑子石,见上面有字,就捧了回来。请识字人辨认,上面雕刻有“江苏 泗洲殿”字样。才知道这不是一般的石头,而是泗洲大帝殿庙屋柱的桑子石,不知是何年何月,如何来到了青沙滩。小囝无知,往殿庙桑子石上撒尿,冲犯了泗洲大帝。
小囝父母立即用净水清洗了那块泗洲殿屋柱桑子石,并用黄鱼猪羊到海滩边祭供泗洲大帝,焚香燃烛祈求泗洲大帝原谅小儿无知冒犯之过。
后来,青沙滩渔家和鱼商鱼贩,又发起捐款捐物,建造泗洲殿。青沙滩泗洲殿,原有一座正殿,两排偏殿厢房,前面还有一座万年台。正殿供奉泗洲大帝神像。大帝为红脸将军,剑眉炯眼,美髯及胸,身着战袍,头戴军帽,脚蹬白底快靴,煞是威武伟岸。泗洲大帝神像上方,有两块金字匾额,右书“海不扬波”,左写“海国澄清”。两旁殿柱上,还有一副对联,是为“天知地知子知我知何为不知,善报恶报早报迟报始终有报。”
青沙滩泗洲殿建成后,成为泗礁岛及附近黄龙岛、金鸡山等岛上渔户商民奉拜泗洲大帝的集中场所,一时香火甚旺。
在泗礁岛西南海上,又有一座徐公岛。岛上,亦曾有过一座小型的泗洲殿。据徐公岛老一代渔家人言,徐公岛的泗洲殿所供菩萨,也是一尊红脸武王,战袍快靴,香火不断。徐公岛南宋时即有渔户居住。宋开庆《四明续志》载:“徐公山有人烟。”可见徐公岛上泗洲殿,至迟在南宋时已建。徐公岛上渔户,泗洲大帝信仰,实在是由来已久。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