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海冰倩缓解 警惕渐融海冰形成更大破坏力

黄渤海冰倩缓解 警惕渐融海冰形成更大破坏力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1:19:27 
新华网山东频道2月21日电(记者徐冰、张旭东)由于受气温回升影响,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冰冰情近日明显缓解,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20日表示黄渤海海冰冰情缓解至海冰警报标准以下,停止发布海冰警报,这标志着三十年来最严重海冰冰情终于在春节过后开始融解。有关专家提醒,警惕逐渐融化的海冰形成更大破坏力。
坚挺一冬的黄渤海海冰开始消融
受气温回升影响,在辽东湾浮冰最大外缘线最大值13日增至107海里后,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冰冰情在农历新年初一,即14日开始由发展趋势变为缓解趋势。
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中长期预报室副主任商杰说,由于近日气温回升,黄渤海海冰冰情呈现缓解趋势,2月20日缓解至国家海洋局制定的海冰警报标准以下,并且未来5天将会继续缓解。
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20日发布的海冰预报显示,20日辽东湾浮冰最大外缘线为73海里左右,较今年出现的最大值减小34海里;渤海湾和黄海北部浮冰最大外缘线分别为25海里和10海里左右,莱州湾有少量浮冰。
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副主任江崇波介绍,今年海冰冰情之所以较同期严重,主要原因是今年持续低温天气时间较长,气温、水温呈日渐偏低趋势,当温度达到零下1.5摄氏度左右时,海水就会结冰。温度偏低时,浮冰外缘一天可增长10余海里。
2009年12月份,由于受连续寒潮天气影响,辽东湾海域出现海冰。今年1月初,低温天气并未出现任何缓解迹象,黄渤海海冰发展成为近30年来同期最严重海冰冰情,1月底时约40%左右渤海海面被海冰所覆盖。
融冰与风暴潮“合力”更具破坏性
农历新年来临之后,黄渤海海冰呈现出缓解趋势,春节黄金周过后,黄渤海海冰冰情缓解至海冰警报标准以下,人们似乎认为这场海冰灾害正在离去。但有关专家提醒,融化海冰形成流冰,在海浪或风暴潮的作用下更具破坏力。
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减灾司司长林山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海冰消融时,安全风险可能更大。由于海冰在融化时可能形成海上浮冰和巨大锋利的冰排,在风和海流的推动下,浮冰和冰排不仅会对海上平台、管道等造成破坏,还会严重影响小型船舶的安全。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黄光明说:“最可怕的是开春后的流冰,在潮汐的作用下会像冰刀一样,破坏沿岸基础设施。”
记者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了解到,大量浮冰在海流及风的推动下会整体移动,对沿岸设施产生水平推移作用力和撞击力。同时,流冰及冰层整体流动过程中会使钢质结构平台产生巨大振动,其造成的平台甲板振动加速度可达0.3g,对平台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专家同时提醒,海岸混凝土结构建筑由于长期处于饱水状态,很可能遭受冻融灾害。在沿岸混凝土结构经过反复冻融后,混凝土内部将出现裂缝,当裂缝发展至互相连通的状态时,混凝土强度将逐步降低,最后甚至会完全丧失。
及时应对可能形成的生态影响
林山青向记者介绍,由于黄渤海海冰冰情持续时间长,海洋水温一直偏低,加之融冰期海水盐度会有不同程度变化,这都会对海洋生态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家海洋局将通过一系列监测,探究海冰冰情对海洋生态的影响,找出应对措施。
林山青强调,黄渤海鱼汛期即将来临,中小型渔船将大量出海作业,海上浮冰尤其是体量较大浮冰冰块,将对渔船构成威胁。他建议,有关部门应及时提醒海上作业渔民,规避海上浮冰带来的危险。
有关专家表示,不仅冰封黄渤海会对渔业养殖造成损失,融冰带来的海洋生态变化也有可能对海洋养殖业再次造成影响。据山东省和辽宁省海洋和渔业部门统计,这次严重海冰灾害造成这两个省渔业损失超过40余亿元。其中,浅海、滩涂、海水养殖池塘受灾面积14多万公顷,损失水产品20余万吨;受损养殖大棚4000余个,面积达320万平方米,筏架5000多公顷,网箱300余个。
记者在采访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副所长王勇强研究员时了解到,海冰灾害除了冻死部分养殖的海产品,冰冻和冰融期也将影响海产品的生长,例如池养海参等海洋生物,由于低温、缺氧和盐度变化等因素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
目前,山东省海洋渔业主管部门和科研单位正高度关注海冰冰情对养殖的海洋生物所产生的影响。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介绍,目前他们正针对海冰影响加强海洋病害监测防治工作,要求沿海各地及时捞出死鱼并做无害化处理,避免死鱼污染水质,防止发生爆发性鱼病;及时将存塘商品鱼起捕出售,空塘晒池、清塘消毒,为春季放养做好准备。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