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为什么不准毛蚶上市?

来源:国家海洋局新闻信息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5-05-21 04:09:30 
1987年10月31日夜间,在上海突然有700多人发生不同程度的上吐下泻症状,经卫生防疫部门鉴定,这是由于嗜盐菌污染毛蚶引起的。时隔两个月,上海有36家医院共医治食用不洁毛蚶引起的中毒者1万多人,其后又发生大规模甲肝病人。据卫生部防疫司宣布,截止1988年3月8日,上海累计有30万人患有甲肝病,其中死亡十余人,经调查证实,此次甲肝患者中有90%左右生吃了毛蚶。
毛蚶是一种海洋瓣鳃类软体动物,贝壳较厚,有突起的纵线像瓦垄,俗称“瓦垄子”。上海居民食用的毛蚶,主要产自江苏省吕泗渔场附近,经分析研究认为,吕泗出产的毛蚶是由以下3个途径遭受污染的。
一是渔民带菌粪便直接入海,只是局部污染,总量也不大;
二是附近陆地粪便未经处理,下雨后经河水流入海中;
三是长江每年有数十亿吨以上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入海。
事实上,嗜盐菌和甲肝病毒并非是毛蚶本身所固有的,作为滤食性软体动物的毛蚶,每天大约过滤120升海水,从中摄取所需食物。那么,如果海域或滩涂被污染,毛蚶整日从有污染的海水中摄取食物而带菌也是不足为奇的。此外,上海居民食用毛蚶的方法也较简便,往往是把毛蚶冲洗后,用开水烫一下,蘸上佐料食用,此时毛蚶体内仍为鲜红色,实际上,用这种方法处理根本无法杀死毛蚶内带有的病菌。
鉴于由毛蚶引发的甲肝风波,导致1988年上海市卫生局发出通告:严禁毛蚶在上海市场出售。这一指令直到现在还未解禁,使江苏沿海这项年产10万吨的毛蚶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