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大多数的东南亚岛屿,巴厘岛不仅仅拥有沙滩、碧海、热带阳光。田园农舍、森林草原、急流深谷错落分布在面积不大的土地上,还有北部6座火山一字排开,更增添几分苍莽壮阔。巴厘岛又是一座艺术之岛,风格独特的传统绘画和雕刻为西方当代艺术家提供了无数灵感,也吸引了众多收藏家前来淘宝。巴厘岛还是一座享乐之岛,传统SPA令人身心愉悦,“巴厘岛式”的私人别墅服务意味着无可言喻的极致奢华。
最佳游览季节
巴厘岛地处赤道,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平均温度为28℃,分为干季和雨季。每年的4月到10月为干季,雨量相对较少。特别是6月到9月,很少下雨,夜晚凉爽,适合旅游。从12月到3月是雨季,几乎每天都有大雨,但多为阵雨,白天大部分时间天气晴朗,对游玩影响不大。但空气潮湿,感觉不太舒适。在巴厘岛腹地的乌布和山区,常年天气多云多雨,气温比海边略低。在海拔相对高的地区如京那马尼,日落后需要穿毛衣和夹克。
旺季:每年的7、8月以及9月初有大量的欧洲人到巴厘岛来度假,这一段时间当地宾馆的价格较高,而且常常客满。圣诞节前后来自澳洲和印尼其他地方的游人较多,是另外一个旺季。
饮食
美食:
印尼菜肴大量使用椰浆、胡椒、丁香、豆蔻、咖喱等各种香料调味,餐桌上还常备辣椒酱,浓重的口味很容易令品尝过的人得出截然相反的看法,所以是不是好吃还要自己尝试。巴厘人的主食是稻米,放在椰子壳中蒸熟的米饭(Bubur Injin )清香四溢。烤乳猪(Babi Guling)、烤鸭(Bebek Betutu)和美味的水果拼盘(Lawar)都是当地特有的。
餐厅:
高级餐厅:人均消费50-60美元,以环境取胜,如努沙杜瓦度假酒店附设的餐厅。特色饭店:如金巴兰海滩的露天海鲜滩,乌布的脏鸭子餐厅路边摊:卫生状况较差,但非常实惠,几千盾就能吃饱,而且能尝到真正当地人的口味。在餐厅吃饭需在菜价外另付11%的税,账单中会自动列入。大部分餐厅也会列入10%服务费,如果没有应该酌情付小费给服务生。多数高级酒店提供的早餐美味而丰盛,可以选择在海滩或花园中享用,感觉非常奢华。也可以要求在客房中进餐,不过多数要付服务费。
住宿
作为度假胜地,巴厘岛高级酒店众多,服务和设施都是世界一流的。出于景观保护的目的,政府规定所有建筑不得高于椰子树,所以各酒店都没有高楼大厦,而以别出心裁的花园设计取胜,很多游客几乎整个假期都在酒店中度过。酒店多集中在南部的萨努尔、努沙杜瓦、库塔、金巴兰等几个海滩。
库塔最热闹,价格较低,还能找到不少便宜的小旅馆;萨努尔开发最早,但比库塔要清静很多,有多家五星级酒店;努沙杜瓦是是豪华度假区,环境优雅,价格昂贵;金巴兰是看日落的最佳地点。
乌布是另外一个住宿集中区,以独栋villa为主,如同世外桃源般的乡间风情与南部海滩截然不同。如果在巴厘岛停留三晚以上,可以换家酒店住,享受不同风格的风景和服务。
交通
出租车
出租车起步价4,000盾,超出起步价每公里收费2,000盾,在岛的南部登巴萨市及各海滩之间乘出租车大致花费在25,000-50,000盾之间。最著名的出租车公司是蓝色车身的蓝鸟公司,司机服务态度好,也很少有故意绕路、多收钱等行为。
包车
包车是在巴厘岛上游玩的主要方式,因为各景点间距离较远,而且很多地点比较偏僻。有空调的4人座小汽车一天的价格在35美元左右,游览时间约8-10小时,如果时间长应该提前讲清楚,另外协商价格。游览结束后,应根据对司机的服务满意度支付小费,一般情况下是50,000盾/天。不带司机租车价格约150,000盾/天,不需要国际驾照。印尼为左行国家,汽车驾驶座在右侧。
租自行车/摩托车
租自行车租金每天12,000盾到18,000盾,摩托车租金约每天5美元。
巴士
固定线路的小巴在巴厘岛称为“Bemo”,是当地人常用的交通工具。车窗上贴着线路,沿线设有站牌,也可以招手停。方便而且价格便宜,不过经常都比较拥挤,而且没有空调。很多酒店都有自己的免费Shuttle Bus,沿固定路线行驶,停靠固定站点,如果恰好合适的话也不妨利用。但班次很少,并不一定方便。城镇之间的Shuttle Bus同样有固定的站点和路线,按人收费,如库塔到乌布的价格约是25,000盾/人。人多的话就不如包车或出租车合算。
其他提示
医疗卫生:
疫苗注射:出发前,可留意当地新闻及向医疗机构咨询,注射相应疫苗。常见的有登革热、甲肝、乙肝等。
饮用水:自来水和井水都不能直接饮用。尽量喝瓶装水,比较好的酒店都会每日提供,便利店、超市等处也可买到,当地最常见品牌是“Aqua”。买瓶装水时要查看一下水的生产日期,也可在日光或灯光下观察,如果水中有杂质也不要买。 餐厅、酒吧提供的饮水和冰块可放心饮用。
医疗机构:巴厘岛各主要城镇都有医院,很多酒店也有自己的诊所,提供24小时医疗服务。但总体来说医疗条件比较简陋,如遇紧急情况,最快的途径是直接坐飞机到新加坡 急救。巴厘岛有24小时国际SOS服务,建议在出发前购买有国际救援服务的健康及意外保险。
其他:别忘了带高指数的防晒油,这可是热带,这里的太阳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货币:
货币:当地货币为印尼盾(Rupiah,简写为RP)。印尼盾与人民币的汇率在1000:1上下,购物时标价直接去掉三个零就能看出和国内相比是否划算。美元应用也很普遍。一般住宿、包车、旅行社游览项目多以美元报价,而购物、吃饭、付小费则多使用印尼盾。
兑换:人民币不容易直接兑换,且汇率很差。最好在国内换好美元,到当地再兑换印尼盾。机场、酒店、银行都可兑换,市镇街头也有不少兑换点。
兑换技巧:
1、印尼盾汇率波动较大,到达机场后先看看当天汇率,如果正处在较高水平,不妨多换一点。
2、机场兑换率一般比市区低,可以先少换一点,够一两天开销即可。
3、街头兑换点的汇率公示牌上有No commission字样的表示不收手续费。
4、大面额美金比小面额的兑换率高。
5、兑换时当面点清,不要经过他人转手。
信用卡:高级酒店、餐厅、大型商店都可以刷卡,但国内银行发行的人民币单币种信用卡不能使用。各大市镇中ATM提款机很普遍,但银联卡同样无法使用,信用卡提款则要支付额外费用,所以还是带足现金为好。
小费:除已标明含服务费的酒店和餐厅,接受各种服务一般都要付小费,数额视对方付出的劳动从500到数万印尼盾不等。一般原则:餐厅服务生,餐费的5-10%;出租车司机,视距离远近免找500或1,000印尼盾以内的零头;包车司机,一天50,000印尼盾。如果对方服务非常好或付出了额外的劳动,则应该酌情增加。建议随身携带1,000和5,000印尼盾及1美元纸币,随时准备付小费。
邮政通讯:
用国内手机漫游很贵,最好购买当地手机卡。很多商店都出售等值的手机卡,拨打本地电话一般800-1,500盾/分钟。买一张当地的长途IP卡,就能很方便经济联系国内的亲友。街头挂“Wartel”招牌的地方也可以拨打IP电话,打回国内4,000盾/分钟。
紧急电话:110 警察局(Police) 113 消防局(Fire Dept.) 118 救护车(Ambulance)
风俗禁忌:
行走时要留意路上的祭祀用品,千万不可踩踏。当地人经常把祭品摆放在门口,街头有些我们看来很普通的事物如树木也被当作神灵祭祀,所以街边也经常摆放着祭祀用品。不要随便摸别人的头,即使是儿童。这会引起印度教徒的反感。不要穿着短裤短裙进入寺庙。寺庙门口有供免费借用的沙龙和腰带,但应适当布施。不要进入印度教寺庙内部。非印度教徒是被禁止进入的,不要被好奇心驱使,即使有人怂恿也应该拒绝。本地人跪拜祈祷时,不要站在其前方。无论在哪里,这至少是非常不礼貌的。到当地人家中做客,进入房间的时候要先脱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