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博物馆散记

来源:海洋财富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1:30:13 

葡式小洋楼

澳门土生葡人客厅

从雄伟壮丽、气势恢宏的大三巴牌坊一侧乘自动扶梯而上,但见树木丰茂、芳草鲜碧,用大块青石垒起的老城墙,显得壁垒森严而古朴浑穆。澳门博物馆就坐落在这著名的大炮台遗址之上,弥漫出悠然的沧桑感。而在炮台上建博物馆的这种构想本身,就凸显了一种温馨的历史情怀和浪漫的人文意绪。

澳门博物馆共分三层,总面积达2800平方米,体现了现代的理念,多元的包容,丰富的展品及史释的意识。走进馆内一楼,两边的橱窗就展示了东西方文明各自的源起与发展,使人犹如进入一条穿越时光的隧道。从新石器时代中期至秦代初期(约公元前221),我们的先民就已在这里生活劳作。至青铜时代,这里的先民除了种植水稻、制造青铜器外,还开始了沿海贸易。从1972年至1995年期间,在澳门路环的黑沙史前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彩陶、玉器、石斧、石锛及铜制的货币等,最珍贵的还出土了4000多年前的水晶手环和耳环装饰物,如今这些东西都陈列在橱窗内,凝聚着先民的辛劳,昭示着前人的智慧。

在西式展橱内,供奉着圣像和《圣经》,从而和中式展橱内供奉的孔子像及《论语》互相辉映,象征着和而不同的东西方文明共同洇润着这片神奇的海天包孕之地。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葡萄牙人从明广东地方政府取得了澳门居住权,成为首批踏上濠镜之地的欧洲人,从此欧风葡韵便逐渐在此兴起。

在一楼通往二楼的展区内,再现了昔日澳门鲜活的生活场景,给人以小城故事多的感怀。先是一组葡式建筑的小洋楼,拱形的阳台,立柱式的门廊,生动演绎了西方新古典派的基调,而强烈的颜色对比,洋溢出浓郁的欧罗巴情调。随后是两间属于晚清岭南建筑风格的茶楼,青砖黛瓦,花窗雕栏。门面是精致的花鸟纹饰金漆木雕,显得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犹如一道岁月的阳光,温暖着人们的记忆。

二楼是以澳门民间艺术与传统为主题。一上楼便是一字排开的澳门传统行业展示:有爆竹铺、香烛店、典当行、茶叶店、中药铺、神像店等,营造了一片浓郁的怀旧氛围,似乎在市井百业中,依稀可见父辈忙碌的背影,给人以形象化的人文认知。展厅中还有一个塑造得栩栩如生的卖凉茶小贩蜡像,这是旧时澳门的一道街景:在那小小的手推车上,放满了各种草药凉茶的铅皮容器,他仿佛正在叫卖:“百草凉茶,真料菊花银花凉茶……”而今在此邂逅,倍觉亲切。

澳门土生葡人的客厅,是二楼展厅的一个亮点,它原汁原味地反映了一种中西交融后的生活景观和独特的社群样本。在昔日这些中产阶级的土生葡人家居里,除了宗教物品装饰外,他们还特喜欢中国精美的瓷器、工艺木雕及刺绣花布等,从而在舒适的家居中增添了艺术的情致。而土生葡人的厨艺,如陈列的“猪皮杂烩”、“鲜鱼馅饼”的模型,就是将西方的葡式烹调法和东方古老的烹调法相变汇通融,制成了濠镜特有的美食。

三楼为当代澳门特色馆。澳门是座东方小城,但众多的各种类型的博物馆,无疑是物态化、视觉性地展示这种美丽与魅力的精神家园。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