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东海里的书生剑舞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1:33:51 

张苍水 (1620年~1664年),浙江鄞县人。

1645年清兵大举入关,张苍水与刑部员外郎钱肃乐、浙东志士董志宁等组成数千人的队伍在城隍庙集会,拥立鲁王朱以海北上监国。

张苍水与钱肃乐率义军辗转宁波、绍兴等浙东地区抗击清兵。不久,与郑成功军配合,驰骋在苏、浙、皖、闽一带,破瓜州、镇江,包围了南京;克徽州、宁国、太平、池州等四府三州二十四县,收复大批失地。后散兵隐居象山县南田悬岙岛,终因叛徒出卖被俘。

中国的文人,向来都弱不禁风,可是中国文人最喜欢的,却都是在书房里挂一把剑。箫声剑气,中国文人几千年所求的完美——孔子腰里的剑,李白腰里的剑,陆游的仗剑北望,秋瑾床头的夜夜剑鸣……

张苍水仗剑向舟山而来。这个崇祯十五年的举人,这个著有诗集 《奇零草》 《采薇集》、散文 《北征录》 《冰槎集》的文人,这个看上去异常羸弱的清秀男人,自顺治三年(1646年)至康熙三年 (1664年)被俘,十八年间挥舞得最多的竟然是手中的利剑。

茫茫东海是他剑指的舞台。

起兵邑中

他从鄞州出发。鄞州一马平川,氤氲的是长河落日、柳梢烟霞。鄞东地区虽然有几抹山峦,可是低平如坡,正可以赏花品鸟、吟诗作画。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里都无法与滚滚硝烟、猎猎战旗联系在一起。可是张苍水却“起兵邑中”了。

这年是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张苍水26岁,一个正书写前程的年龄,一个刚刚中了举人才二年的未来的官宦,却让 “大难”推到了硝烟之中。

硝烟弥漫中,诗歌的笔是无处搁置的。连钱木斋这样的清流,也从秦淮河里上岸,赴北京见新主人去了。何况东钱湖畔张苍水这样的二十几岁的小子,最明智的选择应该是在湖边坐下来,看江南的蜻蜓停在钓竿梢上微微地震颤翅膀。可是张苍水竟然“倡大义于江东”“扛鼎击剑”,唱一曲“大风歌”开始他的戎马生涯!

因此剑取代了笔,对于张苍水而言,乃是一种没有任何犹豫的必然选择。

扈从鲁王

他站在船头。船穿行在东海茫茫的海面上。前后都是滚滚的硝烟。

他扈从鲁王而来。鲁王朱以海是鲁肃王寿镛的第五子。明崇祯六年,昭封为镇国将军。清顺治二年六月 (1645年)监国于绍兴。这是大明朝最后的血脉。

可是仅仅一年,三千清兵横渡钱塘江,击溃了南明数十万武装,鲁王匆忙走温岭、退石浦,最后向舟山寻找生路。

从石浦到舟山,路途并不遥远。一个晚上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到达了。这年是1646年的七月初七,是在岑港泊的岸。

岑港位于舟山城东45里,“四山峭立,海环其外,入口仅容一舟,别无他道”,历来是舟山的出入门户。不仅如此,在陆地上,岑港也“绝塞诸道,止通一径,险隘难行”。

因此鲁王他们对这个地方非常喜欢,准备将此作为临时基地。于是他们派人去和舟山的最高领导人黄斌卿交涉,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威卤侯黄斌卿居然会 “不纳”。

因为黄斌卿拥奉的是另外一个南明小皇帝唐王朱聿健,他的威卤侯的名目就是唐王所封。

这是鲁王他们所没有想到的。

可是如果因此而离开舟山,他们又能往何处去呢?

无路可去,他们只好 “赖”在舟山。过着漂无定居的生活,情况很是凄凉。

这种无依无靠、四处漂泊的生涯到了顺治三年 (1646)年九月终于有了改变。九月底,据守金门、厦门一带的唐王政权主将永胜伯郑彩、定波将军周瑞带领四百艘战船来到了舟山,听了黄斌卿的汇报,又亲眼目睹了鲁王的艰难处境,决定把他迎往福建。

没有想到,就在这个时候,郑彩接到了他叔叔郑芝龙派人送来的命令,要郑彩献出鲁王向清廷请赏。原来此时郑芝龙已经偷偷地投降清廷了。

鲁王命悬一线。

但历史虽然书写残酷,却也经常书写幸运。叔叔郑芝龙降清,作为侄儿的郑彩却坚持抗清,他担心鲁监国的安全,就把他藏了起来,另找一个相貌类似的人充当替身,叮嘱部将如果郑芝龙命人来抓鲁监国,就把这冒充的人缢死,蒙混过去。幸好,郑芝龙到福州后很快就被清军胁迫北上,顾不上捉拿鲁王,鲁王终于逃过一劫。

公留舟山

而这一切,张苍水都是事后才知道的。因为他并没有与鲁王一起南下福建。这个时候,“公留舟山”。

似乎很难相信,张苍水竟然会没有与鲁王一起走。因为在鲁王兵败、被迫离开绍兴南走临海这样的危急时刻,张苍水都选择与鲁王生死相随,而且他预料此次一走,也许再也没有机会回家了,还特地回家一趟,与父亲告别:“儿将随主航海。”从绍兴到临海、到石浦,一路上张苍水都是紧紧地扈从在侧的。

但是这次他却与鲁王分开了。他为什么没有同去?是他主动留下,还是受鲁王所指派?史书没有记载。但其留下后的活动和效果,却是清楚的:他积极主动地联络黄斌卿,终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鲁王系和唐王系的关系。

所以说张苍水暂时离开鲁王,实际上也是为了鲁王。

因为张苍水清楚地知道,鲁王不能与黄斌卿为敌,因为浙东的抗清大业不能没有黄斌卿这股势力,不能没有舟山这块战略海域。

所以张苍水积极对黄斌卿进行统战工作。他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黄斌卿不但开城门“纳”了张苍水,而且到了九月重阳时节,还与他成了诗词唱和的好朋友。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这种努力,竟然给黄斌卿带来了灾难。

原来鲁王不想继续在福建寄人篱下,想回到舟山建立自己的基地。鲁王很忌惮黄斌卿,他采用阴谋,一方面用张苍水稳住他,另一方面却突然袭击,最后竟然 “溺杀”了黄斌卿!

舟山终于完全归于鲁王了。可是张苍水却丝毫感受不到喜悦。他主动请求到舟山与宁波象山交界的奉化鹿颈头海面去训练水师。他的人品和追求使他无法忍受阴谋和内部的骨肉相残。

箫息剑偃

他练就的水师后来成了舟山海面上赫赫有名的南明武装,成了鲁王极其倚重的亲兵武装。他率领这支部队,以舟山为基地,三次北征,三次进入长江,一直攻到南京城下。

但是一己之力难撑苍天。顺治八年 (1651年)九月二日,清军攻破舟山。南明鲁王政府、官员和城内居民有一万八千人死难。这是舟山历史上最悲惨的一页。

鲁王失去了舟山这个海洋基地,只好再一次南移。可是不久后福建的唐王失败了。在云南的桂王也失败了。

时序进入了甲辰年,即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这一年,浙东的抗清斗争走向了彻底的绝望。鲁王 “卒于海上”,消息传到舟山后,已经是六月了。

终于到了箫息剑偃的时刻。

六月的舟山,天空和海水都充满蓬勃的生机。可是张苍水悲愤欲绝: “散军”。他解散了亲手创建、指挥了近二十年的部队,自己带领罗子木、杨冠玉等少数几个亲信,隐居舟山的六横悬山岛。

他选择了舟山悬山岛作为自己最后的归宿。他本来有家,家在宁波鄞州,可是现在的家已经野草横生,亲人们都因为他而陷囹圄。他本来还一度选择象山南田岛的,那边至今还留有张苍水部队修筑的工事和地道。可是最终他看中了悬山。

“莺枝传古调,蝉叶散玄风”。是的,什么都“散”了。硝烟散去,张苍水又渐渐地还原成了一个本色意义上的文人和书生。他在林中散步,在山冈上逗小猴子玩,他从山居中挖掘诗意:“结茅在山椒,面面皆丛薄。……空清不可极,俯视但云光。众妙含其中,疑为田地房。”

一个放下剑戟的山水诗人,正在向我们走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