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以来,无论市场如何变化,每年岁尾,营口港都能传来振奋人心的捷报。
2009年末,营口港全年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1.76亿吨,同比增长17%;集装箱量完成253.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4.6%。两项指标增长幅度均居全国沿海港口前列。
10年前,营口港的吞吐量不足2000万吨,集装箱量只有10万标准箱。码头泊位只有二十几个,最大泊位只有5万吨级。今天投入使用的泊位已达60多个,最大泊位达到30万吨级。
10年前,港口总资产是28亿元,2009年已近400亿元。今天营口港的生产规模、资产总量相当于10年前10个营口港!
有业内人士称:这10年营口港的发展好像插上了翅膀!
是什么原因使营口港近10年的发展如此之快,变化如此之大?
记者深入营口港采访了解到,除了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关怀,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等因素,营口港务集团领导班子带领广大员工解放思想,超前创新,永葆发展激情的思维与实践是根本内因。
小海港想有大响动,不豁出命去拼哪行?
1999年底,营口港新的领导班子走马上任。当时,鲅鱼圈港区一、二期工程14个泊位虽已投产,但是接卸的最大船舶只是5万吨级,而且还要乘潮进出港。
怎样适应国际海运船舶大型化的趋势,如何满足客户对物流成本最低化的要求?营口港新班子第一次会议做出了两项超前创新的决定:一是实施资本运作,立即启动上市工作;二是深挖航道,将一个5万吨级泊位改造成深水泊位,做好接卸10万吨级以上大型船舶的准备。
这两项决定吹响了营口港大发展的冲锋号。
世纪之交的营口港,员工队伍的思想也仿佛在一个交叉路口上。有的管理干部认为,营口港再也不能背着债务来发展了。职代会上,有的职工代表站起来提出,营口港现在应当休养生息一个时期再发展。必须统一全局的发展认识。新任局长高宝玉一边组织实施加快港口发展的各项工作,一边组织开展了营口港有史以来第一次关于港口发展的万人大讨论。经过大讨论,全港上下在发展的问题上统一了思想,港口必须加快发展,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
大讨论之后的港口发展环境、发展氛围更好了。领导班子提出的每一项发展举措,都得到了广大员工的积极响应。
上市的锣声还在萦绕,一个月后的
成功上市,大船进港。进入新世纪的营口港首战告捷。营口港人并没有沉醉于喜悦和兴奋之中,又马不停蹄地谋划着港口新的发展。
就在大船进港之后的第二周,全港千人大会上,高宝玉宣布:一定要把营口港建设发展成为中国沿海一个新的亿吨大港!话音刚落,会场内掌声雷动。当时营口港的吞吐量刚过2000万吨,距亿吨还有8000万吨之遥。
啥叫抢抓机遇?说白了就是提前弄准客户需求、市场走向!
怎样把亿吨大港构想变成现实?高宝玉说,营口港的发展必须依托经济腹地的发展,腹地经济建设需要什么样的码头,我们就建设什么样的码头,需要多大的码头,我们就建设多大的码头。
于是,营口港撒下人马对港口腹地的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各个城市进行了过筛子式的调查,跟踪项目走势,了解货源动向,掌握市场需求。
市场调查更使营口港耳清目明,及时掌握并抓住了每一个发展机遇,也为营口港领导者超前创新战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十五”期间,营口港投资64亿元建设了三期工程3个集装箱码头、3个成品油及液体化工品码头、1个具有40万吨仓容装置的散粮码头和200多万平方米的保税物流园区。20万吨级矿石码头的建设为鞍钢鲅鱼圈新厂提供了原料码头,使营口港的矿石码头成为全世界距钢厂最近的码头!
“十五”期间,营口港第一条国际客运班轮航线——营口至韩国仁川航线开通运营,结束了营口港一直没有国际客运的历史。玉米期货交割业务的开展,更为期货客户拓展了期货交易新通道。
“十五”期间,营口港人把自己“提速发展”的口号变成了现实。货物吞吐量越过了5000万吨;进入“十一五”,营口港人创新发展实践,港口吞吐量实现加速度增长。
根据腹地适箱货种逐年增加的趋势,营口港启动了四期工程,又建设了5个集装箱码头,新开了广州、宁波、上海和东南亚等多条内外贸班轮航线,并将港口功能前移,先后在沈阳、长春、哈尔滨、通辽等中心城市建立了陆港,扩大了海铁联运业务,开通了往返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各主要城市的30多条集装箱班列和经满洲里过境连接欧亚大陆桥直通俄罗斯、波兰、奥地利等国的国际集装箱班列。
辽宁是我国钢铁大省,钢材是营口港的一大货种。为满足钢材装运的需要,“十一五”期间,营口港还建设了5个钢材专用码头,成立了钢材作业的专业化生产公司。
辽宁又是中国装备制造业大省,产品多为体积大、分量重的大件设备。为适应大件设备的海上装运,营口港建设的大件设备专用码头配备了目前沿海港口码头起重能力最大的350吨门式起重机,可在码头现场拆装大件设备。一位来自沈阳的客户站在大件码头感慨地说:“营口港为我们考虑得真是太周到了!”
此外,为华锦集团64万吨乙烯工程项目配套的营口港仙人岛30万吨级原油码头的建设,也是超前创新的杰作!
华锦集团驻营口港仙人岛油罐区的负责人对记者说:“与营口港合作,我们放一百个心!”
想干成大事又不想冒风险,那可啥事也做不成!
营口港10年间发生的巨大变化,在每一个超前和创新成果的后面,还有一份责任心的支撑。这么大的投资,这么大的工程,这么大的发展,必然要有许多想到的和想不到的困难,必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没有勇于负责、敢担风险的政治品质和工作胆识,这个团队就不会有发展的激情,营口港就不会有今天的作为!
从河港起步的营口港这些年来一直在快速发展中低调行事。2007年初,当营口港的亿吨目标已经锁定当年、宏伟蓝图的实现已经指日可待之时,营口港人又提出了“店小二”式服务的理念——每一个客户来到营口港,不论是办理业务,还是了解航情,或是“走码观花”;不论是在业务大厦、业务大厅,还是在基层单位、码头现场,都会受到热情的接待,亲人般的礼遇。上自集团总裁,下至普通员工,在客户面前,都是营口港的“店小二”。如今,这一理念已经变成广大员工的自觉实践,成为营口港的一种特色文化。
在“店小二”式服务的过程中,营口港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合作伙伴越来越多。近年来,华能集团、华锦集团、神华集团、黑龙江农垦总局、沈阳铁路局、哈尔滨铁路局、沈煤集团、吉煤集团等多家大企业集团与营口港结成新的战略合作伙伴。
正是凭借与众多大企业集团的联盟合作和10年来港口功能的不断完善,当国际金融危机来临之时,营口港才能充满信心地宣布:发展激情不减,生产计划不变,发展速度不变,员工年年增薪的额度不变。也正是这些“不变”的信心、决心和激情,使营口港有了众多骄人的业绩——
全国一流的可接卸第五代集装箱船的集装箱码头;全国一流的30万吨级原油码头;全国港口码头起重能力最大的大件设备码头;可接卸全国最大成品油船的成品油码头;全国第一个在港区内设立的保税物流中心。
经过10年的创新发展,营口港已成为全国发展速度最快的港口之一;全国内贸集装箱增长速度最快、班列专线最多、数量最多的港口;全国非金属矿石、乙醇等货物运量最多的港口;全国集装箱、钢材、矿石等货种装卸效率一流的港口。
昔日的小港,以神奇的创造与发展,在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脱颖而出,一举跨入大港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