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志寰回忆:1957年希望寄托在留学生身上

来源:郑骊君   发布时间:2015-05-21 01:37:23 

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在莫斯科接见中国留学人员。

铁道部原部长傅志寰

1957年,我19岁。

记得那是11月初的一天,我正在莫斯科铁道学院的教室里上自习,忽然从广播里听到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的消息。晚上碰到几个同学,我很兴奋地把这个自认为灵通的消息告诉了他们。没想到他们说我们一早就知道了,到处找你找不到,我们就到机场接毛主席去了。听到这话,当时我真是羡慕。

中国留学生们知道毛主席来了,纷纷表示想见毛主席。终于在1116,中国驻苏联大使馆通知我们,次日在莫斯科大学大礼堂有中央首长作报告,毛主席有可能会来看望留苏学子。这让大家非常兴奋。

1117一大早,我急忙赶往莫斯科大学。本来以为去得挺早可以占个好座位,到了后才发现能容纳1000多人的大礼堂早已座无虚席,好不容易才在礼堂的后边找到了一个站位。下午由陆定一同志作报告,大家一边听着报告,一边在底下窃窃私语,议论着毛主席今天到底会不会来看望大家。转眼到了下午6点,人越聚越多。只听一声毛主席来了,大家的头不约而同地向礼堂入口望去,只见毛主席在邓小平、彭德怀等人的陪同下,阔步走上了大礼堂的舞台。

当时,毛主席身穿灰色中山装,一边走一边频频挥手向同学们问好。为了能离领袖近点、再近点,所有人的身体都向前扑,我感到一股巨大的力量从后面涌来,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前倾斜。雷鸣般的掌声和毛主席万岁!的呐喊响彻整个礼堂。

接着毛主席给我们讲话,大约40分钟,其间他不断与台下同学对话,气氛十分活跃。现在能够准确回忆起来的讲话内容已经有限了,但有一段话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子里,至今依然十分清晰。毛主席对大家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那一刻,伟人的声音在大厅回荡,几千在场的留学生个个热血沸腾。领袖的殷切希望对年轻的留苏学子既是巨大的鼓舞,又是强力的鞭策。毛主席的话影响了我们一代人。

在激动之余,每个留苏学子也都强烈意识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决心刻苦学习,报效祖国。我们个个废寝忘食,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常常到凌晨一两点才休息。大多数人成绩名列前茅。中国学生的刻苦精神得到苏联老师和同学的广泛赞扬。

毕业回国后,学子们坚决服从组织分配,到城市、到深山、到高原、到沙漠;去企业、去院校、去部队。条件再差,生活再苦,大家都没有怨言。通过实践磨炼,大都成了各条战线上的骨干。50多年来,学子们为祖国的振兴、强盛做出了突出贡献。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